爲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重要貢獻(國際社會看新中國75年成就)

本報記者 萬 宇

生態興則文明興。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成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爲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重要貢獻。

“不斷創造出美麗中國的新篇章”

從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目標,到進一步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爲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作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再到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中國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是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中國將“美麗中國”納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安排。

“我曾到中國多地參觀訪問,能感受到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可喜成績。”埃及共產黨總書記阿德利表示,中國地方政府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極大改善了人居環境,美麗景色令人流連忘返。“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秘魯國立聖馬科斯大學亞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諾也多次到訪中國,見證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等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綠色發展動力不斷增強。”他表示,中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之以恆植樹造林種草,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成爲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2017年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奇蹟最打動我的,是中國人上下一心治理環境的奉獻精神。”時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說,中國有太多像塞罕壩一樣的故事,從習近平主席在浙江親自推動的“千萬工程”,到四川大熊貓保護基地,從滇池和西湖的保護治理,到深圳和鹽城建設溼地公園,“中國人爲保護地球環境付出的努力,不斷創造出美麗中國的新篇章”。

“顯著提升了清潔能源技術在全球範圍的可及性”

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頻發、廣發、強發、併發的趨勢,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嚴峻挑戰。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以實際行動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莊重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42個發展中國家簽署53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向全球提供了60%的風電設備、70%的光伏組件設備……近年來,在加快自身綠色發展、綠色轉型的同時,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各國書寫一個又一個綠色發展故事。

在南非,由中企承建的南非紅石100兆瓦光熱電站項目近日實現併網發電。該項目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首個塔式熔鹽光熱電站,將每年爲南非電網提供約480吉瓦時清潔電力,滿足約20萬戶南非家庭用電需求,大幅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依賴,降低碳排放。南非合作方項目負責人姆託科·恩吉迪說,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建設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南非正處於能源轉型期,這意味着雙方可以在新能源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在智利,超過2000輛中國製造電動公交車投運到首都聖地亞哥公交網絡,爲當地民衆提供低碳、便捷的出行方案。智利基督教人文大學國際關係和政治學學者安德烈斯·安古洛說,中國新能源車企爲包括智利在內的拉美國家綠色發展貢獻了中國技術和經驗,爲當地交通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在斐濟,中國援助了4300套LED路燈燈頭、50支燈杆和2000套家用太陽能電源系統,讓近3萬斐濟民衆受益,很多偏遠村莊第一次擁有了電燈,讓夜間出行更加安全,生活更加便利。斐濟南太平洋大學學者凱什米爾·馬昆表示:“南太島國與中國開展綠色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對保護環境、管控氣候危機、創新綠色合作等大有裨益。”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的清潔能源相關服務和支持,“顯著提升了清潔能源技術在全球範圍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綠色技術的成本。這對全球範圍內的能源轉型尤爲重要,特別是面臨着資金和技術雙重挑戰的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表示,在綠色發展之路上,中國通過南南合作持續加大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展現了大國擔當。他特別提到,中國加大投資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助力全球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向低碳經濟轉型,取得了卓越成績。

“攜手各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全面有效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成爲《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中國積極推動各方維護多邊共識、聚焦務實行動、加速綠色轉型,爲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注入重要信心和力量。

參與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框架下能源轉型、能效提升方面合作;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把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納入全球發展倡議重點合作領域;將促進綠色發展列入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將綠色發展夥伴行動列入中非“十大夥伴行動”……中國積極分享綠色發展理念和技術,助力其他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

泛非“綠色長城”組織秘書處高級主管馬塞蘭·薩努表示,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等框架下,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同各國分享生態環境保護經驗,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國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攜手各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將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中國在綠色發展領域爲世界作出表率,爲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鑑。”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表示,中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前景光明,令人期待。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西班牙生態專家盧卡斯·古鐵雷斯·羅德里格斯表示,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致力於同各方一道保護全人類共同家園,爲減少碳排放、保護生態環境作出重要貢獻,爲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提供強大動力。

共謀生態文明建設、維護全球生態安全,關係人民福祉,關乎人類未來。中國正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應對生態環境風險挑戰,加強協同治理,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0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