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秦統一大業中的“硬技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2月22日 10 版)
秦軍強弩
近日,《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結篇《大秦賦》正在播出,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佐下,最終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後人看歷史,往往會被風雲際會中的歷史人物吸引,或是帝王將相,或是英雄豪傑;而如果真的置身歷史情境之中,會發現,其實一些“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技術元素,實實在在地推動着歷史進程,秦的統一也不例外。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多年從事秦漢時期的研究,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他說:“秦在水利、交通、機械等技術層次的優越,使秦人在兼併戰爭中取得優勢,並贏得最終勝利。”
水利:明知是陰謀,仍修“鄭國渠”
包括《大秦賦》在內的不少影視作品,都描述過韓國水工鄭國在秦國修建的“鄭國渠”,雖然聽上去有一點兒繞,還有陰謀的成分——韓國本意是爲了消耗秦國實力,後來秦國也看穿了這一點,但是依然繼續修建,甚至用鄭國的名字來命名。秦國對於水利的重視,可見一斑。
王子今介紹,目前我們所知“水利”這一詞語的最早使用,正是見於成書於秦國、由呂不韋組織編撰的《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慎人》中寫道:“堀地財, 取水利。”《呂氏春秋·辨土》 還說到田土的“澤”。保證土地的“澤”,是當時關中農人已經掌握的生產技術,其主要方式,不只是單純依賴降水,而憑藉灌溉。
自商鞅變法、從雍遷都咸陽,秦的文化重心從農耕區的邊緣,轉移到農耕區的中心,對農耕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當時秦人對水利的重視,從祭祀河川神靈的制度中就能看出。《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霸、產、長水、灃、澇、涇、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陽,盡得比山川祠。”這些河流都不是“大川”,卻都被列入了高等級的祭祀系統,主要原因就是咸陽附近的水資源對於秦國主要農耕區的灌溉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鄭國渠爲代表的水利工程在關中地區的成功,又讓秦人把經驗在巴蜀地區推廣,最著名的如都江堰,讓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王子今說。
《史記》卷二九《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華陽國志·蜀志》中講到,因爲都江堰,“溉灌三郡,開稻田。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爲‘陸海’。”而李冰本人,因爲在水利事業上的成功,甚至“升職”進入了神話系統。《水經注·江水三》引《風俗通》:“冰鑿崖時,水神怒,冰乃操刀入水中與水神鬥。蜀人慕其氣決, 凡壯健者, 因名‘冰兒’也。”
有學者認爲,自商鞅時期,即“有計劃引水輸送和分配到田間,以補充農作物所需要的水分,並提高土壤肥力,發揮肥效,而獲得高額而穩定的收成”。王子今表示,《史記》卷二九《河渠書》中所謂“秦以富強,卒並諸侯”,正體現了戰國時期秦國水利事業的成功,是秦實現統一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人曾經長期遊徙生活,與之對應的,關於秦先祖的傳說,多以致力於交通活動而著稱。比如,秦人先祖造父爲周穆王駕車遠行,可以“一日千里”,是中國古代交通史上著名的神異故事。甚至秦人的立國,也直接與一次重要的交通活動有關——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於是,“平王封襄公爲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關於交通,有兩個主要元素,一是車,二是路。
那時候的車長什麼樣?王子今說,中國早期的車輛均爲單轅,單轅車需要系駕兩頭或四頭牲畜, 雙轅車則可只系駕一頭,而最早的雙轅車正是秦人發明的。陝西鳳翔戰國秦墓出土的兩件牛車模型,形制相同,車轅爲兩根,這是中國考古資料中最早的雙轅車模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標誌雙轅車產生的實物資料。
《大秦賦》中,也復原了當時的秦制雙轅車。王子今說:“雙轅車的出現,體現了交通工具史上的重大進步。兩件牛車模型出土於同一座小型墓葬中,而且牛是一牡一牝,可以說明秦國民間運輸生產資料的普及程度。”
秦人除了擁有雙轅車這種先進車型,所使用的運車數量也是空前的。《左傳·昭公元年》記載,秦景公三十六年(公元前541年),秦後子鍼適晉,“其車千乘”。《史記》卷七二《穰侯列傳》 說,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1年),穰侯免相,出關就封邑時,“千乘有餘”。
車多,運力就強,而古代戰爭,糧草運輸保障至關重要。王子今說,秦史上一次大規模運糧的記載,是《史記》卷五《秦本紀》中,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 “予楚粟五萬石”。按照漢代運糧車輛的載重標準每車25石計,運送5萬石糧食,需要組織多達2000輛運車的浩蕩車隊。
在秦人軍事擴張的歷程中,秦軍善於“遠攻”, 較早創大軍團長距離遠征的歷史記錄。秦穆公謀取鄭國, 即派遣大軍“徑數國千里而襲人”。秦統一戰爭中,調動數以十萬計的大軍連年出擊,無疑也需要強大的運輸力量保證後勤供給。
以秦滅楚爲例,秦軍出動兵力60萬,以秦漢時期的通常情形折算,每天士卒口糧就需要約66667石,以車載25石計算,需要2667輛車轉送,如果運程超過4天,則每日軍糧都需要萬輛以上的輜重車隊承運,這一數字還不包括軍馬的食料。而楚地戰事持續長達“歲餘”。
秦人不但有好車,還積極地修路。秦嶺川陝古道的最初開通,就有秦人的努力;到了戰國時期,有關秦國大勢的論述,已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的描述,《大秦賦》中提到的修棧道一事,並非虛構。
王子今說:“秦人修築的通往巴蜀的棧道,顯著地改善了秦嶺巴山道路的通行條件。秦軍循棧道據有巴蜀,取得這一地區的人力物力資源,改變了與東方強國的實力對比,形成了對主要敵國楚國優越的戰略態勢,對於最終實現統一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孫子兵法·作戰》中說“師者遠輸”,交通運輸能力實際上成爲當時國與國較量的基礎條件之一。“秦國最終能夠完成滅六國、大一統的偉業,有強勁的交通實力以爲藉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王子今說。
如果說水利和交通是基礎保障,那對於統一戰爭來說,軍事機械就是最直接、最硬核的技術。《大秦賦》中有大量戰爭場景,當時的秦箭已經出現了標準化生產,箭頭、箭身、箭羽可以拆分合並。
秦弩則更爲先進,王子今介紹,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僅一號坑就出土了158件弩機,這是一種儲蓄彈力、伺機發矢的遠射程複合武器,據推算張力至於738斤,射程在831.6米以上。數據是否精準可以討論,但這秦弩堪稱“大殺器”是沒有疑問的。
《戰國策》中對於韓人制弩的水平有很高評價,但涉及秦軍用弩的文字,出現密度最大。《趙策一·趙收天下且以伐齊》中記載,蘇秦爲齊上書說趙王曰:“秦盡韓、魏之上黨,則地與國都邦屬而壤挈者七百里。秦以三軍強弩坐羊唐之上,即地去邯鄲二十里。“其中說到秦國的“三軍強弩”,似乎可以理解爲秦人制作的“強弩”作爲基本裝備,可以武裝全軍。
秦國兵器中還有更厲害的“連弩”,秦始皇本人就有用這個兵器射海中“巨魚”的經歷。
王子今說:“戰國以來,因戰爭形勢的推促,兵器製作技術實現了歷史性躍進,其中有秦人的突出貢獻。機械發明可能首先直接應用於軍事。秦人在戰爭器械方面的優勢,也是實現統一的技術條件。”
當東方列國以豐厚的文化積累傲視秦人,他們忽視了秦在技術層次的優越,最終使得秦人在軍事競爭中取得了強勢地位。《過秦論》中所謂“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的形勢的實現,自有技術條件的因素。
但歷史無法重演,後人只可以史爲鑑。王子今說,秦人在技術方面的成功,也許又在某種意義上掩蓋了其文化儲積、文化創造和文化引進方面的若干不足,而不免最終迅速敗亡——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2020年12月22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