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賢/防疫政策難自保 良好衛生習慣纔是萬靈丹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新冠自從突破關口進入社區後,在指揮中心驕傲的漠視下,無法在第一時間採用社區感染爆發的「清零篩查」金標準防控策略。瞬間就在眼皮下縱放了無以計數的感染源頭,更可怕的是經血清調查的結果,縱放無症狀感染者已經一個月了,當然包括最近才登上王位的「獅子王」。

看見「獅子王」的威猛,這場輸在起跑點的戰役,臺灣人民註定是輸家。究竟會敗到甚麼樣的地步?何時是個折點?如果只看持續上升的通報病例數,很難看出端倪。世界各國在去年都有類似經驗,在一個每日攀新高的疫情,只要政府的干預政策足夠有效,疫情會在政策落實後仍有二週的上升,這代表干預前的病例狀況。

國際獅子會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翻攝自國際獅子會臉書

防疫關鍵黃金兩週

再有兩週的下降,反映干預政策的效果;最後兩週的綏靖,代表掃蕩社區中存在的餘毒;大約會在干預六週左右達到完全或幾乎完全清零。不過這種模範模式的出現,先決條件是干預政策要確實有效,而且必須落實。

如果拿這套標準來看臺灣,臺灣對這波疫情推出的是「清零篩查」與「提升社區警戒」政策,是否及時?是否合標?是否執行到位呢?「清零篩查」不是指揮中心的原創,是被專家逼出來的,起步自華航事件中推出了「華航清零1.0」,時間還算及時,但內容不詳,結果又繼續爆出諾富特事件。

接着推出的「華航清零2.0」,內容也只有匡列與居檢,缺乏關鍵的廣篩查。當然疫情肯定不會因此而下來,後續獅子王與阿公店的事件的因與果,都源於這種心不甘情不願的政策心態。可見政府根本沒有誠意推動清零,這項在國外經驗中最重要的社區感染政策對臺灣防疫的幫忙應該不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圖/指揮中心提供)

封城仍得確實執行

「提升社區警戒」在臺灣也執行得左顧右盼,最後在雙北僅執行號稱三級警戒的二級進階版。社區警戒基本上是個封城前的過渡動作,也可說是不想封城的擬封城行爲,但都可稱爲處理社區感染爆發的最極致手段

這些手段是不能打折的,強調的都是執行面的快速落實。一旦到達適應症,絕對全有全無的執行,怎麼會只停止一般的社區活動,但不停止上班上學,也不停止公共交通工具。這樣一天打漁,三天曬網的政策執行,如何能達到抑制疫情蔓延的效果。充其量只是一場政治秀。

由於兩項重要的社區干預政策落實度都不足,這波疫情要如同武漢或部分歐美國家呈現模範疫情模式,並不樂觀。靠的僅有老天爺的特別關注及老百姓的個人衛生意識。老天爺的關注沒法人爲干預,但個人衛生意識卻能自我提升。

▲洗手示意圖。(圖/123RF)

全民防疫人人有責

在社區疫情期間,沒事千萬別到任何社區,最好都待在家裡。也要互相約束家裡成員沒事最好別出門。若有必要出門,在出門後一定全程口罩戴好戴滿。

環境中的病毒細菌活的時間短很多,環境清潔消毒不須加碼處理。人手在碰觸污染的環境後,唯有在觸摸自己口鼻時纔會傳染給人。

所以社區感染時的手衛生應該強調在觸摸自己的口鼻前必須洗手,以保護自己,明顯不同於以保護別人爲目的的醫院手衛生規範。在政府的社區防疫政策明顯不足時,個人良好衛生習慣成爲保護自我的最佳良方

熱門點閱》

江雅綺/民主透明 阻斷疫情假訊息傳播鏈

► 「準三級」疫情來勢洶洶 因應策略應更需集思廣益陳宜民郭樓惠

林靜儀/後疫情時代 臺灣下一步

► 社區染疫風暴襲來 面對病毒、新疫情 臺灣要有新防疫(黃韻如、詹長權、鄭如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