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 以科技大基建推動經濟再成長
旺報社評
大陸經濟情勢嚴峻,第1季GDP成長4.8%,雖較去年第4季略爲反彈,但與全年5.5%目標仍有明顯差距。面對強烈經濟逆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與中央財經委員會上指示各級政府全力擴大內需,尤其要求推動針對能夠精準對位、立即見效的基建,更是重中之重。疫情封控導致消費不振,透過政府投入基建帶動民間投資,是刺激經濟不二法門。
經濟起飛的養分
政府投資一直是大陸穩增長的重要角色,但外界對北京這次重回「鐵公基」老路,想要以擴大投資來彌補消費失速、支撐經濟,並不是那麼看好。主要原因在於大陸的投資邊際效益,近年來一直處於遞減狀態。也就是說,額外增加一單位的投資,已不能製造同等規模的產出(或收益)。
根據大陸信評機構聯合資信的研究,近30年大陸邊際投資報酬率(GDP增量/投資增量),1990年代接近0.7,2000-2010年間爲0.5,自2012年後最高不曾超過0.3。因而外界質疑,在投資效率低弱,各地充斥鬼城與蚊子館當下,爲何還要大力衝刺基建。
不過,他們忽略了,習近平口中的擴大基建,並非只是「鐵公基」模式下的造橋鋪路、蓋房子,更多的是一些與新興戰略產業及科技自主有關的基礎建設,如5G基站、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及新能源充電樁等「新基建」的鋪設與建置。換句話說,現在大基建的投入,除了確保穩增長、託底經濟的首要目標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並奠定未來的經濟增長動能。
這樣的成長模式,臺灣也曾走過。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時期,臺灣同樣面臨第一次石油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疑慮。1973年臺灣經濟成長率12.83%,次年竟然驟降到2.67%,經濟衰退風暴隱然成形。當時輿論對蔣經國仍執意推動十大建設多所批評與質疑,認爲未徹底評估效益與風險下,就投入鉅額經費同時實行多項重大建設,風險太大。
但事後證明,如果不是蔣經國高瞻遠矚,堅持做對的事,就沒有後來的經濟奇蹟,更沒有今日的高科技經濟體成就。十大建設帶給臺灣的好處,不只是短期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更提供便利交通及運輸管道,增加電力、塑化、鋼鐵原料自給並降低對外依賴,都是臺灣產業得以全面轉型升級的關鍵,也是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養分。
革命性產業升級
時任財政部長李國鼎在回憶錄中描述,十大建設帶給臺灣的龐大效益,是「歪打正着」的結果,並非當初所預期。但這並非全然否定政府基建投資的重要性,反倒更加凸顯政府在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作法,才能收穫長期利益。習近平現時全力推動的大基建,就有同樣的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現階段大基建可以發揮穩增長作用,但市場仍有部分聲音質疑,如此龐大的基建規模,恐與全球淨零碳排(或稱碳中和)趨勢相違背。也就是說,在全力衝刺基建的過程中,可能會大量耗用如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不利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特別是去年限電危機,逼使北京同意增建多座燃煤電廠,且近期又將進口煤炭關稅從原本3%-6%直接降爲零,都讓這樣的疑慮升高。
不過,若細看習近平提出的大基建內容,大致已把淨零碳排的精神融入。譬如,發展分佈式智能電網,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目的就是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加速節能減碳。除此之外,作爲這次大基建重要骨幹的5G寬頻網路、大數據中心及新能源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布建,基本上也是爲了產業及能源轉型預做準備。這都意味着,大基建與淨零碳排目標,並非完全背離,而是有着共同方向。
看待大陸新一輪大基建,需有正確的認知。臺灣十大建設說明龐大的基礎建設,除了可在短期發揮穩增長作用外,將爲大陸革命性的改變帶來機會與希望。無論是在產業升級或能源轉型方面,都是如此。
在數十年來最嚴重通膨與疫情和戰爭等因素干擾下,全球經濟徘徊於十字路口,但大陸方向已定,並開始大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