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增資後,上海本土券商愛建證券啓動“煥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媛媛 上海報道

1月3日,以“賡續·煥新”爲主題,愛建證券舉辦2025“感恩·新生”大會。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區政府黨組成員徐欣,陸家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而進,均瑤集團/愛建集團董事長王均金,陸家嘴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嶸,愛建集團黨委書記、監事會主席範永進等多位專家出席活動,併爲愛建證券全新啓航、煥然新生揭幕。

愛建證券成立於2002年,工商公開信息顯示,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持有51.14%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上海愛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45%,是第二大股東;上海方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股8.41%,是第三大股東。其中,方達投資是愛建集團全資子公司,愛建集團實控人爲均瑤集團。

2024年12月5日,愛建證券完成了增資,工商信息顯示,公司註冊資本從此前的14億元人民幣變更爲22億元人民幣,上述三大股東均追加了資本。

2024年4月,愛建證券迎來了其“新掌門”江偉。在加入愛建證券之前,江偉曾擔任國泰君安證券業務總監、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承擔新使命,重啓航

在新生髮布環節,徐而進和王均金分別致辭。

陸家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而進稱,2024年,陸家嘴集團全新啓動“陸家嘴大朋友圈”戰略,致力於通過向客戶提供超越物理空間的整合性生態服務,以新質生產力築造夢想之城。

愛建證券作爲陸家嘴集團金融業務板塊的重要一環,與生俱來就有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設的使命與優勢。因此,對愛建證券提出幾點希望:

要堅持胸懷大局,不負使命擔當。賡續陸家嘴和愛建集團改革奮鬥的優良基因,敢於開闢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秉承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以及只爭朝夕、敢於擔當的拼勁,擘畫壯麗航程,書寫時代華章。

要堅持服務科創,打造科技投行。金融高質量發展,關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應當志存高遠、追求卓越、勇於作爲,不斷深化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培育“科技投行”專業優勢,深化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貫通鏈接。

堅持聚力共享,不負客戶期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當前,愛建證券在兩位股東的傾力支持下,在江偉董事長和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機遇。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希望愛建證券能融通兩位股東豐富的產業資源和全牌照的金融生態,與國家戰略同頻、與時代使命共振、與股東價值同心,不斷提升公司綜合金融服務能級,以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強國建設。

均瑤集團/愛建集團董事長王均金稱,深冬萬物封藏,期待一場厚積薄發的爛漫;黑夜萬籟俱寂,期待一場萬象更新的生機。

愛建證券,作爲愛建集團金融業務板塊中定位“科技特色”的投資銀行,與愛建公司的創新爭先基因一脈相承。成立20多年來,經歷了風雨,也獲得了成長。放眼未來,希望愛建證券賡續傳承愛建的精神特質,始終保持改革和奮鬥精神,在各級政府的深切關懷和兩大股東的攜手支持中,在江偉董事長的帶領下,銳意進取,革故鼎新,積極提升公司綜合金融服務能級,以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努力成爲服務“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的新型科技投行,爲培育新質生產力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更多愛建力量。

全新品牌和客戶服務體系

愛建證券稱,公司將啓動煥新工程,發佈全新品牌形象,以全新面貌、全新底色,打造鮮明特色。

會上,愛建證券全新發布客戶服務體系“愛建先禾”“愛建同禾”。

“愛建先禾”是愛建證券面向私人客戶推出的一站式財富管理綜合服務平臺,集成閃速全球行情、場景化交易及賬戶、前沿人工智能、明星投資顧問和精選投資資訊,爲私人客戶提供股票、基金、債券、期貨、期權、港股通等全交易品種,支持普通交易、融資融券、兩融轉換等全交易方式,滿足用戶的不同投資需求。

“愛建同禾”是愛建證券推出的全球機構和企業客戶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面向全類型機構和企業客戶,提供研究、產品、交易、服務、數據在內的一站式、全週期、綜合化的全業務鏈線上服務,覆蓋全業務鏈的產、投、研、銷一體化機構客戶服務新生態,實現全類型客戶全業務週期管理。

愛建證券稱,通過“愛建先禾”“愛建同禾”平臺,公司將致力於發揮戰略協同,強化投行、投資、投研聯動,構築全天候、全市場、全策略產品體系,爲多元客戶體系量身定製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此外,爲促進“科技-產業-金融”的高水平循環,愛建證券構建了以“四化四優三中心”爲核心的《愛建·連接科技之愛》行動方案,並在會上正式發佈。行動方案着力打通科技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堵點,推動實現科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愛建證券董事長江偉介紹,愛建證券將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爲引領,以金融報國爲自身使命,打造敏捷高效的“科技獨角獸搖籃”,構建鮮明的科技投行特色,全力服務科學家和科技企業,努力成爲引領“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的Unicorn。以“創新策源、範式裂變和產業躍遷”的“小循環”組成“產業、科技與金融”互相融合的“大循環”,彼此扶持,相互賦能,讓科技更好驅動產業發展,讓產業更好爲科技開拓空間,讓金融更好的激發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高質量推動科技產業集羣聚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