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港系外資喊「加碼」臺股 惟憂電力政策衝擊神山

臺灣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之際,港系外資出具最新臺股策略報告,從5個面向分析後,給予臺股「加碼」評等,5大面向中,外資最憂心是臺灣的電力政策,該政策將攸關護國神山臺積電(2330)未來3奈米及5奈米制程的發展

該外資列舉的5大面向包括:一、全面封城或疫情警戒升高至第四級的可能性有多高?二、如何評估旱象廠商營運影響?三、臺灣有足夠的電力嗎?四、股東會延期召開對除權息行情的影響?五、是否應該擔心不斷升高的融資餘額

針對上述五大面向,港系外資認爲:一、從數據來看,由於CECC於5月15日將臺灣警戒級別提升至3級,日確診病例數連續17天保持在100人以上;然而,平均77%案例是可追溯的,這意味着它不符合進入第4級封城的標準。而且5月27日達到峰值以來,之後病例數一直在緩慢下降。一旦3級警報於6月14日結束,警報級別將降至2級。

二、至於旱象的衝擊,由於5月~6月是臺灣典型季風季節,會爲臺灣等地帶來急需降雨,而且自2010年以來,臺灣平均每年遭受三個颱風襲擊。所以,旱象對廠商的影響目前看來不嚴重。

三、臺灣電力是否充足,這在未來是充滿挑戰。臺灣政府計劃到2025年逐步淘汰核電,在2023年和2025臺灣的北部將關閉兩座核電的發電廠,因此,能源不得不南電北送,這也增加電網輸送壓力,以及停電風險。此外,政府的可再生能源目前落後於計劃。2020年臺灣僅有5.4%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低於10%的目標。以臺灣的護國神山臺積電(2330)而言,先進製程5奈米和3奈米技術,在未來的2~3年將消耗相當大的電力供應,而這和核電廠逐步淘汰政策是互相沖突。

四、因疫情影響,金管會宣佈禁止在5月24日至6月30日舉行股東會。通常,大約80%的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在5月和6月舉行,通過股息分派。一些投資人會在除息日之前購買股票參與除息,但隨着股東會延到7月,配息也將遞延5~6周,此對臺股基本面沒有影響。

五、雖然臺股融資餘額隨着散戶進場而升高,但和臺股市值以及遴近股市相比,目前臺股融資餘額仍相對是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