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
(原標題: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
作者:彭芳(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羅賢宇(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我國曆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鄉村篇。”指引我們要進一步傳承、挖掘、用好農耕文化,走出一條既面向現代性又堅守鄉村本真的現代文明之路。
將農耕文化資源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實現農民共同富裕
“耕讀傳家”與“立德樹人”相結合。共同富裕是人民羣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耕讀傳家”蘊含修身立德、克勤克儉、自強不息等價值意蘊,昭示着農耕文明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與當今“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高度契合。立德樹人旨在培育具有高尚品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民族復興語境下中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將耕讀文化納入現代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現有的傳統課堂教育模式,有利於強化耕讀意識,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勞動態度,培養知農愛農情懷,增進鄉村文化認同,同時還能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和增強“自找苦吃”的能力本領,提振全民族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實現精神生活上的富裕。
“並耕而食”與“人民至上”相結合。文明歸根結底是人的文明。從“等貴賤均貧富、損有餘補不足”的平等觀念,到“並耕而食”“爲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民本思想,農耕文明蘊含着“民本”“和合”“大同”等公平正義、共有共享的理想追求,而堅持“人民至上”在本質上是一種“以人爲本”的理念。在推進新時代農民共同富裕的實踐中,離不開汲取農耕文明的民本思想。要基於爲民導向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城市優質文化資源下沉,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供給,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讓農民共享現代文明發展成果。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發揮農民在鄉規鄉約、鄉村文明建設、鄉村文化產業等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各類羣衆性文體活動健康發展,增強農民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農耕文明不僅蘊含着田園風光的自然美,還包含着如山歌、信天游、船工號子等農民的勞作之美,住宅、院落、服飾的生活之美,以及唱大戲、雜耍、說書等娛樂之美。因此,將農民獨特的審美心理、審美需要和審美理想與現代文明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有利於進一步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要立足鄉村地域特色和文化資源稟賦,提煉鄉村文化IP,傳承創新文化元素,提高對農耕文化資源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結合年輕人喜歡的符號、文化、語言等,塑造鄉村特色和時代潮流相結合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地標,形成特色鮮明的文創產業。同時,有效發揮品牌增值效應,延長鄉村文化產業鏈條,不斷增加附加值。通過活化利用“農旅融合”項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文化體驗,以“非遺+”的形式展現農耕文明現代價值,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不斷髮展復原非遺傳承體驗等產業讓農耕文化資源變成農民增收的生產力。
將農耕技術經驗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精耕細作”傳統農耕技術與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相結合。從獨具特色的二十四節氣,到梯田、基塘等土地利用方式,從農林牧複合、農桑並舉、耕織結合的農耕技術經驗,到農耕器具、精耕細作、良種選育等農耕技術體系,農耕文明體現着傳統農耕技術的智慧結晶。隨着時代的不斷變革,以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發展,是建設農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路徑。要基於傳統農耕知識和技術體系,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爲方向佈局產業鏈,在汲取農耕文明管理栽培與耕作技術的基礎上,把現代智慧農業技術有機融入農業全產業鏈,通過機械化與數字化賦能,替代傳統人畜力、傳統農業養分管理方式以及傳統的選種模式等,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此外,要結合本地鄉村發展特點,因地制宜加快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普及與應用,借用現代數字技術創新農耕文明傳承方式和傳播手段。深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培育“農耕文化+科技”產業,運用“農產品+網絡直播”“農產品+微商”“農產品+可視農業”等傳播手段,助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三才”理論與“兩山”理論相結合。“三才”理論最初出現在西周時代《易經》中,是指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後逐漸成爲中國傳統農學的核心和靈魂,是維持中國傳統農業生生不息的重要思想。“夫稼,爲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這些都體現着農耕文明對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理性思考。“兩山”理論則深刻體現了現代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實現了對農耕文明中“三才”理論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一方面,將生態產業化,讓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要立足自然資源本身,構建立體、循環、高效的生態產業鏈,探索“生態+複合產業”的轉化路徑。另一方面,將產業生態化,既創造金山銀山,又保護好綠水青山。將鄉村產業與生態涵養相融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改進生產方式等途徑,以綠色發展引領農業全過程轉型,進而推動農耕文明創新性發展,實現現代農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萬物一體”的整體性思維與“大農業觀”的全局觀念相結合。從“天地萬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無也”到“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從趨勢避害的農時節令安排,到種養“三宜”(物宜、時宜、地宜)的氣候作物整體佈局選擇,農耕文明自古以來就關注事物之間相互聯繫、互利共生的運行規律。但傳統農耕文明同時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表現爲主要關注傳統耕地領域和糧食等農產品的生產功能,對於非傳統耕地空間以及整個國土空間的大食物供給潛力關注不夠。因此,要結合“大農業觀”的現代理念,在以傳統依靠耕地的農業領域之外,開闢農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生產佈局,在保護耕地資源的基礎上,關注水面水下、地面地下、空中資源等,積極發展水上農業、城市農業、沙漠農業等,積極拓展農業生產空間。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積極擴展農產品加工業,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標準,推進農林牧漁等傳統優勢產業迭代升級,切實滿足人民食物消費升級需求。
將鄉村治理觀念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建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情禮法”與“自治、德治與法治”相結合,規範鄉村秩序。農耕文明強調“情禮法”,綜合運用教化、禮樂、政制等多種社會治理手段。在現代文明社會,要汲取農耕文明治理經驗,注重發揮好自治、德治與法治的多重作用,倡導性和約束性措施並舉,推進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的轉變,探索建立鄉村治理高效模式。要以法治強保障,強化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健全鄉村矛盾糾紛化解和平安建設機制,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以自治增活力,建立由農民羣衆參與的服務監督機制,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打造人人蔘與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農村基層組織的服務工作得到有效監督和評價;以德治揚正氣,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教家風作用。此外,還可以將“互聯網+”治理模式融入鄉村治理之中,推進鄉村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民主化。
“天人合一”與“和美鄉村”相結合,提升鄉村面貌。農耕文明蘊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觀,與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現代追求高度耦合。將農耕文明富含生態理念的文化元素融入鄉村治理中,有利於提升鄉村和美特質。因此,要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把全生命週期管理理念貫穿農村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引導人們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開展健康知識普及等,營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鄉村氛圍。
“親仁善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構建和諧鄉風。農耕文明中蘊含着農民出入相助、鄰里扶持的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如父慈子孝、睦族之道、鄉賢文化等人文精神,親仁善鄰、以和爲貴的鄉風民風等。因此,要有機結合現代文明要素,切實發揮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作用,不斷挖掘鄉村熟人社會中的道德力量。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學習宣傳活動,培育農耕文明中以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爲標誌的鄉村文化,弘揚敦親睦鄰、守望相助、誠信重禮的鄉風民風,使其在現代社會中代代相傳,培植和塑造良好教育生態。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風文明建設,通過鄉村春晚、電影、電視劇、戲曲等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立體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親仁善鄰理念,樹立誠信守法、勤勞致富的現代文明新風尚。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21CKS034)、福建省社科基金研究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重大項目(項目編號:FJ2024Z015)、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骨幹培育計劃項目(項目編號:JSG202201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