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阿根廷棄梟龍轉購2手F16 地緣政治與性能2大關鍵
中國曾對阿根廷購買梟龍戰機案抱以高度期望,未料阿根廷政局改變,軍購案被美國半途攔胡。(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讓中國的媒體與軍事迷興奮了近3年的JF-17梟龍戰機出售阿根廷案,終於塵埃落定,阿根廷決定以相當於12架梟龍的價格購入24架丹麥退役的F-16A/B戰機。中國有些分析認爲,這項交易延宕了近3年未來能定案的原因在於巴基斯坦不同意更換中國開發的WS-13發動機。其實,政府間軍火交易固然有性能考量,地緣政治纔是真正決定性因素。
最近連續兩個軍火交易案都讓中國感到糟心,一則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戰術導彈競標案,韓國的KTSSM-1戰術導彈獲勝奪標,而中國北方工業的火龍300戰術導彈遭淘汰。另一件則是阿根廷與丹麥簽署意向書,決定購買丹麥原打算援助烏克蘭的24架準備退役的2手F-16A/B戰機。這兩案讓不少熱情的中國軍事迷相當扼腕,陸媒軍事欄目也酸味十足地挖苦阿根廷犯下大錯,調侃2手F-16如何老舊、性能如何比不上梟龍,就是不願正視這是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再次敗於美國之手的標誌性事件,它可能讓中國在南美洲多年的經營功虧一簣。
梟龍戰機出售阿根廷案讓中國的媒體與軍事迷興奮近3年時間,可惜最後還是敗在美國的地緣政治操作之下。(圖/騰訊網)
阿根廷空軍在上世紀80年代福克蘭戰爭中損失60多架戰機,由於英國阻撓 加上經濟低迷以致國庫空虛,幾十年下來連噴射戰機都無法維持,淪落到只剩螺旋槳推進的IA-58普卡拉(Pucará)攻擊機,情況非常窘迫。本世紀初以來阿根廷曾考慮購買法國幻象與超級軍旗、瑞典鷹獅、以色列幼獅、韓國FA-50戰機,最後都因英國(西方國家頂尖戰機彈射座椅大部份都是英國馬丁貝克公司製造或使用其技術)作梗與價錢太高而作罷。
阿根廷空軍數十年來連噴射戰機都無法維持,淪落到只剩螺旋槳推進的IA-58普卡拉攻擊機,情況窘迫。(圖/騰訊網)
2021年阿根廷政府終於決定並撥款6.8億美元採購先進戰機,當時考慮的選項包括美國F-16、印度光輝(Tejas)戰機、俄羅斯米格-35和中巴聯合制造的JF-17梟龍戰機中進行選擇,主要條件是不能有英國技術或零件。其中與梟龍戰機的接洽早自2014年就已開始,2021年預算編列後,隔年即派2個高級代表團,到中國成都飛機公司和巴基斯坦參訪,當面表示對梟龍性能非常滿意,甚至還談起技術轉讓和擔任南美洲代理商的構想。
巴基斯坦曾報導該國的梟龍戰機在演習中以6:2擊敗卡達的飆風戰機,讓陸媒與大陸網民津津樂道。圖爲巴基斯坦JF-17梟龍戰機。(圖/騰訊網)
不料2023年阿根廷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米雷伊(Javier Milei)意外地當選總統,阿根廷政府完全轉向西方國家,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敲定了以6.5億美元購買了24架丹麥2手F-16A/B戰機的合約,包括所有的訓練器材、彈藥和機載導彈,甚至連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等全套武器裝備都連帶打包。據媒體指出,美國甚至還同意挪威向阿根廷出售其退役的P-3C獵戶座(Orion)反潛巡邏機,幾乎是能砸下去的手段全都用上了。
這批原打算贈與烏克蘭的戰機,以超高速推進、超低價格與超多附加裝備,幾乎是半買半送地綁住阿根廷,只有美國具備此種實力,美國主要的動機是將中國勢力逐出南美洲。在這項軍購案落地後,外界很快地聯想到位於阿根廷的埃斯帕西奧‧萊哈諾(Espacio Lejano)由中共於2016年建造與管理的衛星發射與跟蹤控制總站,美方未來可能會要求阿根廷終止與解放軍的合作,讓解放軍退出該衛星控制站的運營。
位於阿根廷的埃斯帕西奧‧萊哈諾的衛星發射與跟蹤控制總站,是中共軍方於2016年建造與管理。(圖/環球網)
印媒曾報導說,目前巴基斯坦空軍裝備134架梟龍,還訂購了50架尚未交貨,已經是巴國空軍的主力機種,但是梟龍戰機故障率很高,經常發生飛行事故,停飛的情況不少。其主要的因素在於梟龍使用的俄羅斯製造RD-93渦扇發動機故障率太高,例如壓氣機導流翅片、排氣噴管出現裂紋等結構性問題。中國曾多次進行修復,但俄製零件又相當缺乏,加上俄國因烏克蘭戰爭而被西方國家制裁,與俄羅斯的交易幾乎無法進行,造成梟龍故障後只能停飛待料,這些因素也會造成梟龍潛在買家裹足不前。
中國數年前曾試圖說服巴基斯坦在梟龍戰機上改用中國製造的WS-13發動機,但當時WS-13尚未成熟,因此未獲巴方同意,現在WS-13雖然已有大幅改進,但限於與俄羅斯合約以及中國產能,巴方要全數替換WS-13仍有不少障礙需要排除。
雖然這次失去了阿根廷,最近又傳出亞塞拜然與巴基斯坦簽署了梟龍戰機的採購協議,連同訓練服務與武器,合約總值爲16億美元,推測採購梟龍數量可能爲20架。由這些年來在國際上推動梟龍戰機的情況可知,雖然決定軍事交易的主要因素是地緣政治,但只要武器性能持續提升,仍然有機會在有限的空間中達成交易,武器買賣畢竟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地緣政治形勢瞬息萬變,中國這些年來已有不少進展,未來仍大有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