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衍生品|參與香港場外期權應注意什麼風險?

近日,香港券商不能兌付場外期權的消息引發了市場關注。界面新聞記者從部分投資者處瞭解到,虧損的多是內地投資者通過通道方進行參與,尚未兌付的本金和收益在幾十萬至數百萬。

有業內人士表示,內地投資者參與廣泛,這主要是香港場外期權標的多,且費率較低,參與門檻相對較低的緣故。在極端行情下,買對方向,可以通過場外期權實現多倍獲利。

截至目前,仍有包括歐普國際(OPH LPF)、南方匯發、獅子等近10家金融機構存在兌付問題,雖然已經有機構推出了一些兌付賠償方案,但對於部分機構來說,解決問題仍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而且對於相關方來說,由於涉及到跨境投資,這裡面也涉及相對複雜的法律問題。

場外期權的交易條件是什麼?有哪些風險因素?此次部分香港券商機構未能及時兌付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就此,多年工作於一線的萬聯證券資深投顧屈放,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和分析。

1、通常而言,參與場外期權的都是些怎樣的投資人,這些投資人一般有什麼特點?

屈放:參與場外期權的投資者通常是機構投資者或者專業的個人投資者。其資金實力雄厚,市場經驗豐富,並且有多年的股市和期貨市場投資經驗。同時在進行期權交易前不僅需要參與期權基礎知識考試,還需要具有交易所認可的期權模擬交易經歷。

2、A股和港股場外期權的參與方式有什麼不同,從投資主體資格審覈等相關方面,需要什麼不同的條件?

屈放:A股和港股場外期權的參與方式存在差異。具體有以下幾點。一方面,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不能直接參與場外期權交易,只能通過機構公司進行詢價下單的方式參與。一般機構的場外期權開戶條件爲淨資產5000萬以上,投資經驗3年以上,金融資產2000萬以上。

而在港股市場,場外期權對個人投資者開放,但門檻較高,要求投資者在3個月內提供800萬等值港幣的資產證明。另一方面,在香港開展期權業務需要具備相關牌照(按照規定需要申請1/4/9/11號牌照),而內地券商則需遵守不同的監管要求和資質審覈。

期權投資屬於高風險投資,根據國際經驗,90%的投資者都會虧損,而加槓桿投資更是加大了期權投資的風險。加之部分香港券商缺乏監管和賬戶保證金,還會加大交易以外的投資風險。因此對於不瞭解期權操作和沒有成熟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還是建議謹慎開通期權權限,即使投資期權也應該控制好倉位比例,更不能將投資股票或者期貨的投資經驗照搬到期權投資。

3、內地人士通過渠道購買場外期權是否合規?本次內地投資者購買了香港券商的場外期權,您覺得部分券商沒有兌付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屈放: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期權產品有以下幾點原因。1、國慶放假期間,香港市場基本還是開市,因此部分投資者希望利用幾天時間把握機會。2、自媒體宣傳造勢,部分非法金融機構宣傳,導致投資者盲目進入香港市場。3、香港的投資產品更豐富,投資門檻較低,吸引內地投資者。

本次內地投資者購買場外期權,可能不符合規定,因爲內地個人投資者並不能直接通過香港券商交易場外期權,一般是通過內地私募機構作爲通道。而且,有展業的約50家券商中基本具備牌照,但是問題出在了收款環節,部分券商可能存在違規行爲。這種跨境交付的方式超出了我國在服務貿易總協定框架下的開放承諾。同時在出現兌付問題時部分機構或採取了跑路的方式更是導致投資者出現巨大的資金損失。

像券商進行對衝操作,相關資金的準備是必要的,只要開展這個業務,必須要有足夠的淨資產。如果是沒有足淨資產和保證金,這個業務就不具備開展的條件。倘若在這種情況下開展了,肯定是違法違規。

由於券商在場外期權交易中必須使用1號牌照的公司收款,並繳納三倍的保證金。部分公司選擇通過其他公司收款,這樣不僅增加了兌付風險,更有甚者部分收款公司藉機宣傳,展開非法證券活動,導致客戶資金並未進入券商賬戶。

券商開展場外期權這項業務,對於券商而言,其收益就是期權費加上對衝損益,然後再減去給客戶的收益。但是因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那麼多,它是逐漸變化。伴隨着股票的波動,逐漸增倉或者減倉,那麼如果是短線增長特別迅猛,類似9月底A股的行情,券商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對衝,那中間這個部分的虧損就是需要券商來承擔。

首先券商要申請相關業務,必須進行壓力測試等一系列風控管理,同時券商在資金來源,託管方面必須嚴格依照監管規定,明確投資者具體信息,依靠其他公司收款的行爲本身就是不合規的;其次在交易過程中,券商的風控部門應該保持足夠的風險敞口,如果遇到極端環境應該有預案機制;第三券商管理過程中,合規,風控,交易等部門應該及時協調以防被特殊情況發生。

4、購買場外期權時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方面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

屈放:在購買場外期權時,首先需要甄別開戶機構是否合法合規,以及保證金是否充足,避免遇到非法金融機構;其次對於託管資金需要了解託管機構是否能夠保證託管資金的安全;第三,需要了解場外期權在交易過程中的風險點。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以及法律和監管風險。

部分投資者會選擇在境外投資,但其實從投資環境來講,很多方面存在差異。一方面,法律機制不一樣,第二方面,追索機制也不一樣,第三方面,交易環境也不一樣,所以很多內地投資者並沒有充分了解這背後的差異,是隻看到了利潤,但是卻忽略了相關的風險。

5、一般情況下,場外期權對於香港本地的投資者來說是否是比較好的選擇?

屈放:香港市場比較成熟,香港市場加槓桿的投資方式比較多,這很正常。但是香港市場在開戶方面,對於投資者的調研穿透,包括對於底層資產的穿透,要更深刻一些。但是一些不法機構或許就利用了這種普遍的認知。香港市場的槓桿工具很多,但同時不同的產品適當性管理也很嚴格。對於香港投資者的投資資格有明確的管理,本次內地投資者的損失或是兩地監管和資本市場出現聯動漏洞,被部分機構鑽了空子。

6、應該如何規範場外期權的發展,有哪些建議?

屈放:建議採取以下措施,加強市場監管,確保所有參與者都遵守法律法規;提高市場透明度,確保期權費的公平定價;加強投資者教育,提高投資者對場外期權風險的認識;以及鼓勵創新同時確保風險可控,推動場外期權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還應加強對跨境展業行爲的監管,防止非法金融活動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