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藏着的武林》感悟紀錄片價值的迴歸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攝製的六集紀錄片《藏着的武林》近日在各大平臺受到廣泛關注。該片聚焦傳統武術的生存現狀,探尋傳統武術的歷史源頭,直面傳統武術的尷尬處境,鑑證傳承武術的道阻且長,作爲一部武術紀錄片卻破圈受捧。當傳奇褪去歷史的光芒,我們是否還願意陪同中華國術砥礪前行?
不再有秘密的武林
武,是俠義小說中的快意恩仇;武,是刀槍棍棒的集中體現;武,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武,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武,是殺伐之術。
紀錄片《藏着的武林》從傳統武術的常識起手,梳理近百位武術人和專家的採訪,尋找有價值的拳種和武術傳承人。同時,導演與攝製組爲了更好的體認武術,完成調研和攝製工作,還特地進行了高強度全封閉的訓練,親身體驗傳統武術實戰技術和功法訓練。該片從調研到拍攝,歷時三年,行程數萬公里,這纔有了現在這部客觀、理性地探討武術溯源、變遷、現狀和傳承的佳片。
在《藏着的武林》中,通過導演與攝製組的走訪,讓我們真切地看到了多位藏身於民間的武林人士。與我們認知中不一樣的是,他們並非是會飛檐走壁的大俠,也不是流量至上的話題,相反他們是一張張最真實的,最普通的面孔。他們隱藏在城市、農村,大街小巷和高樓叢林,他們既是生活在你我身邊的人,更是這芸芸衆生中奔波生計的一份子。
劉保龍,河北人,北漂二十多年,他的身份是網約車司機。二十多年前,初來北京的他便拜滄州孟村小鎮八極拳第七代傳人王樹森爲師,二十年間裡,跟着他練武的人真是來自五湖四海。
甘肅省天水的趙曉章是地道的農民。他常年以務農爲生,生活中幾乎不與任何人提及武術,但卻是黑虎棍的嫡傳者。提及武術,他總是說“武術是練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寧願餓死也不拿武術掙錢,那不是賺錢的工具”。
在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和研究生導師的王冬整日裡在各個科室穿梭忙碌。白大褂下絲毫看不出來他的武者本色。閒暇時,他喜歡在醫院樓頂逼仄的空間裡練習那把心愛的長槍。似乎這裡纔是他真正從馬持槍的戰場,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能接近自己的英雄夢。
這一位位深藏不露的,操着不同口音的武者都懷揣着對武術的滿腔熱忱。他們來自大江南北,有着不同境遇,卻都堅守着對武術的核心要義——對技擊的樸素追求和對武道精神的崇尚。正如傳統武術返璞歸真,追本溯源,只爲最核心的技擊要藝。也只有找回武術的核心價值,才能夠讓武道精神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成爲有本之木。
武術與紀錄片核心價值的共同迴歸
據《藏着的武林》總導演肖崴透露,該片從創作之初到剪輯成片,歷時3年。攝製組始終恪守“真實、理性、客觀”的紀錄片創作理念和“真誠面對觀衆的”價值訴求。同時,爲了能最大程度的表達創作者的真誠態度,本片採用了導演親自出鏡,攝製組真實、真誠的尋訪方式。片中甚至連解說詞都是由導演以第一人稱寫作並錄製,也是導演們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總導演肖崴說:“當我們的鏡頭不帶任何修飾地出現在拍攝現場的時候,那一幕幕真實而有溫度的畫面被記錄下來,我們深深地被‘真實的力量’所折服。以至於在拍攝前我們導演精心設計的漂亮鏡頭在後期初剪階段就被導演自己無情拋棄,因爲在‘真實’和‘真誠’面前,所有的浮華和絢麗都黯然失色。” 不忘初心,找回核心價值是多麼重要!正如本片結尾處的一段解說詞所說:“追根溯源,從古代的戰場殺伐之術;到近代的“強國強種”之道;直至今日,返本歸元,藉此重塑民族自強不息、勇者無懼之精神,武術走過了一條由術至道復求術的艱辛之路。”紀錄片《藏着的武林》拍攝的武術是這樣,紀錄片創作何嘗不是如此呢?放棄浮華的“花拳繡腿”,重返紀錄片的核心創作理念“真實、理性、客觀”,《藏着的武林》攝製組所有主創也經歷了這次“由術至道復求術”的艱難蛻變。
(導演徐暘在福建拍攝現場)
民族復興與武道精神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講過:“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武術作爲中華民族的“國術”,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武不止是“藝”更是“道”。武術,從古代的戰場殺伐之術到近代的“強國強種”之道,直至今日,返本歸元。中華武術長久以來建立起來的武道精神對培養武人的人格有着重要意義。什麼是“武道”,通過紀錄片《藏着的武林》我才逐漸理解,武道不是一個玄虛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體認”,是經過長時間的武術對抗性訓練後形成的思想認識。只有通過對抗性的武術運動,才能讓習練者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也能去了解對手的能力。在面對強大的對手時,不怯懦,不冒進,能夠沉着冷靜,積極應對。通過長期的實踐,習練者的思想和意志就在“成功”與“失敗”的不斷輪迴中悄悄地發生質變。他們的精神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有敬畏之心,輸得起,也能贏得了,即使被打倒在地,也要努力站起,全力以赴地拼盡一切,即使輸了,也無怨無悔,彰顯出熱血男兒的本性。這不僅僅是體能和力量的對決,更是思維與意志的博弈。在不斷地摔倒再爬起來、再摔倒的過程中,習武者逐漸磨礪出堅韌不拔的性格,也錘鍊出自強不息,勇者無畏之精神。“一人練強身,一家練強族,舉國練強國”,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每一個普通中國人身上應有的品格,這纔是真正的“武道”。
通過習武這樣的中國人喜聞樂見的體認方式,將民族自強不息,敢於奮進的武道精神悄悄地保存在每一位習武者的血脈之中,並傳承下去,讓我們的民族面對挑戰能永遠挺直脊樑,這正是我們的祖先的偉大智慧。也只有堅守傳統武術的核心價值,讓自強不息的精神迴歸,才能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片中借“武”字,表達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和勇者無懼之精神,更展現出中華武術那條由“術”至“道”復求“術”的艱辛之道路。
紀錄片《藏着的武林》爲觀衆打破了對武術的刻板印象,它從武術的常識講起,追本溯源,理性客觀地看待傳統武術是本片的重要貢獻。同時本片也重構了人們對今天紀錄片一味追求畫面唯美,語言華麗的固定套路,從時空的遠近輝映到人事的表裡互參,傳遞出了攝製組在創作上“真誠而真實”的價值觀。正如總導演手記中所描述的:“這一路行來,無論是星河翻轉、兵火劫灰的舊時歷史波瀾,還是艱難磨礪、固守傳統的今時武林生態,都在鏡頭畫面中交疊融合在一起,帶給我們全新的體悟和感動。這是一種瀰漫在全片的氣息,是雲水江湖各有際遇的人物在風雨襲來時迎頭而上的急勇和孤懷。”它也將成爲武術歷史的長河裡留下的燦爛光影敘述。(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