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醫保系列便民舉措讓羣衆更有“醫”靠

“現在像普通感冒這樣的小病不用去醫院排隊了,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看病就醫,而且也像在醫院一樣能刷電子醫保碼、能報銷,這真是又省心又方便。”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西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民高秀英正帶着孫子就診,她熟練地掏出手機,用電子醫保碼掃一掃,掛號、繳費等手續迅速完成,整個過程流暢而高效。

近日,通遼市醫療保障局推出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通過優化流程、智慧賦能和基層服務延伸,切實解決羣衆就醫購藥、醫保辦事的“急難愁盼”,讓醫療保障服務更有溫度。

2024年,通遼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門診統籌政策全面落地,48.97萬人次在家門口享受門診報銷服務,醫保基金支出達1936.87萬元。優化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環節,目前全市1712家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羣衆在“家門口”就能刷醫保結算。同步推進的“簡易門診”服務覆蓋40家二級以上醫院,接待有需求的醫保患者取藥工作,醫保報銷後“簡易門診”掛號費僅需2.5元。

目前,通遼市共307家定點醫療機構、675家零售藥店已安裝刷臉支付設備,全市所有三級醫保定點醫療機構、10家二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醫保移動支付,就醫全流程應用醫保電子碼,將醫保基金支付、醫保個人賬戶支出和現金支付融合在一起,保障羣衆“一次支付”就醫全過程;實現醫保“雙通道”藥品電子處方流轉,保障了重大疾病患者用藥需求,在家門口附近藥店購藥享受相關醫保待遇。

各級經辦機構根據自身承辦職能,適時推行16項醫保政務服務事項全市通辦;醫保經辦窗口實施“五減五免”,即實現區內異地就醫“免備案”、醫保服務事項辦理“免填單”、區內醫保關係轉移接續“免申請”、符合資助條件的救助對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補貼“免申即辦”、生育醫療費用報銷“免申即享”的“五免”目標和羣衆就醫辦事減負擔、減環節、減流程、減材料、減時限的“五減”目標,進一步優化羣衆辦事流程;推動醫保服務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包括“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職工退休一件事”等,實施新生兒出生憑出生證明即可參保、參保女職工生育後生育津貼“免申即享”,10個工作日內將生育津貼發放給參保女職工。

目前,通遼市已建設215家定點醫療機構基層醫保服務點、271家定點零售藥店基層醫保服務點、110家村衛生室基層醫保服務點,2369名經過培訓的“醫保明白人”服務在社區、鄉村,既當政策宣傳員,又做業務代辦員,通過織密基層服務網絡,羣衆不出村即可辦理參保登記、信息查詢等高頻業務。(王虹燃、劉安琪)

來源:通遼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