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寶寶哭聲 帶小孩也可以變得很輕鬆!

新生兒 每天平均會哭3小時「哭泣」可以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人一生中哭泣最多的時期就在出生後的1個半月,此時孩子每天平均會哭3小時。哭泣既可以及時反映孩子的需求,也是孩子健康與活力的象徵。所以當寶寶不哭不鬧,別高興得太早,這通常是身體問題警訊。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明儒表示,0~3個月是小孩哭鬧的高峰期,此時不哭不鬧並非正常表現。舉例來說,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力較差,無論身體有任何不適或需求都不太會哭鬧。而核黃疸初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減少哭泣、活力下降。所以如果寶寶安靜有點反常,最好趕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爲什麼小孩一出生就會大哭?孩子出生後要開始學習自主呼吸,大哭可以讓寶寶的肺瞬間張開排出肺部不必要的水分、幫助寶寶開始呼吸,所以出生時哭聲是否宏亮很重要,醫師可以從哭聲判斷寶寶肺部發育成熟度以及活動力是否健全。

不同階段「哭」 作用大不同前面說過0~3個月是寶寶哭鬧的高峰期,此時的哭泣大多是表達生理需求但凡肚子餓、尿布溼、太冷、太熱、疼痛皮膚搔癢、想睡覺、衣服不合身生病…寶寶都會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4個月以後寶寶漸漸會用哭泣反映內心情緒,也會用哭泣吸引照顧者注意,在不同情境發出的哭聲會產生些微的差異。舉例來說,寶寶在想玩遊戲卻不能玩、想睡卻睡不着、睡覺時間被遞延時的哭聲會帶有「不滿」的情緒;主要照顧者離開、進入陌生環境時的哭聲會顯得「害怕不安」;需要陪伴、想被擁抱、心情不好的哭聲則會呈現「低迷」的狀態,且哭泣時間會持續比較久。6個月~1歲寶寶開始進入發展語言的階段。在發展語言的過渡期,寶寶會持續用哭泣表達自己的想法、吸引照顧者注意,獲得父母正向迴應後,寶寶會逐漸開始將哭聲結合肢體語言,嘗試與父母溝通,大約1歲左右寶寶就會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單音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母親】2018年8月號。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7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