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八尺門的辯護人》戲劇張力十足

《八尺門的辯護人》有聲書問世,製作出如分鏡流暢的敘事風格。(圖片提供/鏡好聽)

獲金鼎獎、金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等三項大獎的《八尺門的辯護人》除了自編自導的同名電視劇將在今年夏天播出,由鏡好聽團隊製作、聲音主播張心哲詮釋的有聲書也問世,有法律背景的作者唐福睿表示,希望讀者在面對死刑、法律、族羣、文化與信仰等等議題時,可以在判斷前多想想,能做到這點,他就非常滿足了。

《八尺門的辯護人》系唐福睿創作的第一本小說,成爲小說家之前,他在法學院待了十年,碩士畢業後又執業了五年。對於律師工作並不排斥,後又透過公費留學,前往加州學電影,對唐福睿來說,用法律觀點關注各種社會議題是很直覺、自然的事情,當發現一個議題即使是在法律人之間,也有很大落差,因而激起他的興趣,另一方面,他也想跟非法律背景的「麻瓜」們對話。

《八尺門的辯護人》描寫的是基隆八尺門「平春16號」阿美族船長一家的滅門命案,所有罪證均指向該船一名逃逸的印尼籍漁工,但又疑雲重重。

主角是出身八尺門的阿美族公設辯護人佟寶駒,遠離部落多年,卻被迫重回老家,面對充滿敵意的族人,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必須與鄰居的印尼籍看護工,以及即將成爲法官的替代役男合作,跨越種族、語言的隔閡,憑着蛛絲馬跡找出被隱蓋的真相……而隱藏在這懸疑密佈的故事背後,叩問的是:若殺人者殺的是兩歲小女孩,主張廢除死刑的人仍認爲不能判處死刑嗎?

唐福睿說,「爭議是很好的題材,爭議就是衝突,故事也是衝突,所以法庭電影會歷久不衰,這是我的優勢。」但是要把冷硬、嚴肅的條文轉變成故事,其實也有困難之處,因此唐福睿不管在創作小說還是改編劇本的過程中,都會反覆確認一般讀者是否可以看懂,也會拿給身邊的人看,聽他們的疑問,思考哪邊沒有交代清楚。

也因爲角色衆多,《八尺門的辯護人》有聲書錄制工作,除了要挑戰各種角色外,還需克服華語、臺語、阿美語及印尼方言等多種語言,而此次擔綱聲音主播的張心哲,分飾多角、精心雕琢聲音轉換,營造分鏡流暢的敘事風格,並延續作者安排的戲劇張力,令唐福睿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