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暖暖包夯 長時間使用小心低溫燙傷
寒冬使用暖暖包禦寒小心低溫燙傷。圖/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入冬後數波寒流接連報到,甚至出現10度以下的低溫,民衆除了添加毛衣、外套、毛帽、圍巾等,也常使用保暖小物暖暖包、暖水袋等。因保暖小物溫度讓人感覺不會很高,而常疏忽了使用時間。嘉義基督教醫院發現近來常有因被保暖小物燙傷的民衆求診;家醫科主任醫師翁成傑提醒,血液循環不佳的民衆應儘量避免使用。
天冷暖小物紛紛出籠,因爲方便民衆喜歡用來保暖,尤其年輕女性因美觀考量衣服穿得少,就得靠暖暖包保暖,也傳出腹部燙傷事件;醫師翁成傑表示,固定的皮膚部位長時間接觸保暖小物,就如同微火燉煮一樣,當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現象,可能發生低溫燙傷。45度以上的溫度,大約接觸半小時以上,就可能會有燙傷的情形,建議每30分鐘就要更換位置,並且不要在睡覺時使用;若是使用高溫速熱的暖暖包,5到10分鐘就要換位置。
翁成傑表示,發生低溫燙傷的高風險族羣包括年長者、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環不佳的患者,會因皮膚感覺不夠敏感而發生燙傷 ; 小孩則可能因爲感覺較遲緩或者還不會清楚表達而無法及時發現燙傷的可能性。因此對於高風險族羣應該謹慎使用,勿直接接觸皮膚,甚至避免使用。
翁成傑提醒,若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現象,第一時間要先移除保暖小物,並做間歇性的冰敷,減少熱能造成的皮膚傷害。如果到了出水泡的程度,甚至是保暖小物破裂滲出造成較大面積的燙傷,應執行「衝」連續沖水15~30分鐘、「脫」在水中慢慢將衣服脫下、「泡」送醫之前要泡在冷水降低溫度、「蓋」用乾淨的毛巾覆蓋傷口、「送」儘快送醫處理;千萬不要自行塗抹醬油、牙膏等偏方,反而會增加治療時清理傷口的時間。
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任醫師翁成傑提醒,血液循環不佳的民衆應儘量避免使用。圖/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