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肌少症風險高3倍 醫:4招健肌又穩血糖

糖尿病患有肌少症風險爲一般老人的3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長期的高血糖,會造成身體的慢性發炎,讓肌肉質量下降,也因此糖尿病患有肌少症風險爲一般老人的3倍,而當肌肉流失,血糖控制也會變得不穩,恐形成惡性循環。醫師建議老人平日要吃足夠蛋白質、將蛋白質平均分配至3餐、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還要做有氧與阻力運動,預防肌少症也有助穩定血糖。

高雄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講師級主治醫師吳書婷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肌少症除了有肌肉量減少的問題外,肌肉表現也出現異常,往往走路無法走久,站也站不起來、肌肉無力更容易造成跌倒,每天會覺得無力感.因此出現身體功能衰退及生活品質降低。

吳書婷指出,糖尿病患有肌少症風險爲一般老人的3倍,長期高血糖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讓肌肉質量下降,容易誘發氧化壓力,讓血脂、胰島素阻抗、糖化終產物(AGEs)增加,影響抗氧化能力,提高減少肌肉的機會,而當肌肉流失,肌肉儲存葡萄糖與釋放的能力下降,血糖控制也會變得更不穩定。

吳書婷指出,65歲以上長者,除了觀察自己有無肌少症的症狀,還可以下面透過下面2個方法,自我檢測是否有肌少症。

■使用SARC-F肌少症風險評估表:總分數爲4分以上(含4分),則有可能肌少症。

■手指圍圈測量法,雙手虎口握着小腿肚,如果空隙越大,有肌少症的風險越高。

該如何預防肌少症?吳書婷建議要做到以下4點。

■充足蛋白質:長者蛋白質建議量爲1.2~1.5g/Kg,以一位60公斤長輩爲例,每天應攝取72~90公克蛋白質,一天約需攝取8~10份豆魚蛋肉類。

■三餐均衡攝取蛋白質:蛋白質攝取應平均分配至三餐。

■補充維生素D及鈣質。

■運動訓練:做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阻力運動如坐着擡腳、彈力帶、握力球、舉啞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