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零情感教育」?通識課超多 自殘勒索卻層出不窮

學生談戀愛已經不稀奇,情感問題也是不能避免的課題。(圖/記者一中攝)

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

臺大潑酸案震驚全臺,包含立委、老師家長都呼籲要把情感教育放進學校教育裡,但其實在公民課綱、生活輔導課中,本來就有情感教育,大專院校的部分,教育部持續補助學校辦理情感教育課程教學活動;但分手時造成的或許該問的不是「爲什麼沒有」,而是「爲什麼沒用?」

公民教育裡有「情感需求」、「馬斯洛人類需求金字塔」、「親密關係三角形」等概念,用學理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自己需要的情感,但就像其他學科一樣,老師要求學生背誦、考試,在「安全感是人類較高級的需求」等題目中,選得出正確答案,卻沒辦法真正處理自己的情緒

▲家庭的情感是最初的情感來源,也是未來面對情感方式的教導。(圖/記者李毓康攝)

情感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如果沒有獲得滿足,就會從不同的關係中找尋依賴對象,根據教育部統計,有2成5的國中生、48%的高中生都已有過約會經驗,其中國中生的初次戀愛平均年齡爲12.6歲,但卻有8成的人曾遭遇伴侶的精神暴力,包含吃醋、佔有慾查勤,在分手或吵架時用自殘來情緒勒索,讓對方有罪惡感、藉此保存住自己的情感需求來源。

雖然學校用學理的方式教導學生情感、情緒的來源,但在學生真正表現情緒時,輔導機制能不能有效的引導、紓解,或是家長願不願意傾聽與配合,或只是一句「好好讀書就好」,甚至用寄託期望的方式「做大事的人不要想這麼多」,讓挫折壓力只有「忍」,沒有「解決」;如果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在課本的知識、背誦,而是能以事件情境面對處理,或許更能夠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

▲情緒勒索用自毀、自殘的方式,讓對方感到罪惡感。(圖/達志示意圖

不過,情感教育要達到共識,先是一個難關。根據保險套業者在今年的統計,2477份問卷中,有8%的學生在國小、國中時期就有性經驗班上男生阿魯巴、傳A片、A書已經不稀奇,高中則有17%的人有性經驗,連在女校也大喇喇的談論「A片情節哪個比較好看」;家長對於學生越想「保護」,學生越容易對這類訊息有興趣,而藏在「性」背後的,正是學生對情感的需求、好奇。

今年高雄市港和國小老師劉育豪因爲教授性平課程,被民衆檢舉「猥褻」、一狀告上法院,原因是因爲劉育豪在導師時間,教學生保險套如何使用、同志故事跟性觀念;消息一出,引起軒然大波,也惹來訴訟,但該班的家長卻認爲「老師願意教,孩子不亂學,家長不是應該更放心嗎?」力挺老師,也讓「情感教育是不是包含性?」「性可以跟情感分開嗎?」等問題浮上臺面。

愛情親情是最容易發生「勒索」的類型,能有健康的情感,是非常幸福的。(圖/記者李毓康攝)

像是今年爆發的補教狼師事件,問題並非只在老師身上,一名高中女代課老師坦言,自己年紀輕、跟學生容易打成一片,但出過社會、有學識,也讓一些學生對老師有崇拜,如果沒有保持距離,很容易讓學生誤會「老師跟我可以發展」;「不是說師生戀就罪大惡極,而是學生接觸的人大部分是同儕跟老師,對於情感的想像會太貧乏,只從『學識條件、成熟穩重』來篩選,這種標準下判斷的愛情是盲目的。」

教育部持續補助大專校院辦理「情感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活動」,包含「情感溝通與表達」、「情感關係與處理」、「日常生活的情感教育」等;大學裡的通識課程也有戀愛學分、談人際關係等等,其實算是豐富多元;但爲什麼仍然有學生無法處理自己的情感,以至於要用自殘等激烈的手段表達,建立起個人化的輔導機制或許是一種處理方式,避免在大衆正常化」的壓力下,逼自己顯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