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微氣候資料庫上線 能精準掌握日照、風速打造綠建築
▲臺達基金會攜手氣象局,推出「建築微氣候資料庫」,協助建築師打造更節能建築。(圖/氣象局提供)
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攜手中央氣象局與財團法人臺灣建築中心,開發「建築微氣候資料庫」,透過將歷史氣象資訊轉化爲符合建築資訊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使用的氣象參數,能協助建築師打造更節能的建築。
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在於莫拉克風災後參與重建全臺首座淨零耗能校園-那瑪夏民權國小的過程中,有感於精確的氣候資訊對建築節能的重要性,因此攜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與財團法人臺灣建築中心,並委由臺灣大學大氣系陳泰然教授團隊開發「建築微氣候資料庫」。
第一階段的資料庫已將臺灣人口稠密區過去近20年(1998-2016)的歷史氣象資訊,轉化爲符合建築資訊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使用的氣象參數,以協助建築師打造更節能的建築,即日起已可在專屬網站上供建築師免費下載使用
臺達創辦人暨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中央氣象局局長葉天降、臺灣建築中心董事長楊欽富、氣象學會會士暨臺大大氣系終身特聘教授陳泰然等建築與氣象兩大領域的專家,7日共同出席資料庫上線記者會,分享計劃的特點及未來願景。
臺達基金會表示,若是在臺灣要讓綠建築加速普及,必須讓建築師可以更容易取得最新的氣象資料,因此就與臺灣在此兩大專業領域的中央氣象局及臺灣建築中心合作,將臺灣涵蓋主要都會區的13個測站的歷史氣象資料應用於建築資訊模型中,讓建築師在設計之初就可考量建築基地的日照、風速、溫度、溼度、雨量等24項重要氣象資訊,進而運用增加通風、自然採光、周圍綠帶等綠建築設計手法,從源頭減少建築日後所需的能源消耗。
目前位於臺北萬隆的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大樓、興建中的彰化田中氣象站等地,皆已運用此建築微氣候資料庫作節能檢視;臺灣建築中心也會將其運用於未來桃園航空城的規劃上,讓接下來設計的建築可以更加節能。
臺達創辦人暨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說,臺達已在全球累積26棟綠建築,並長期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接軌國際綠建築趨勢。這次很高興透過產官學攜手合作,讓氣象與建築專業結合,建置出本土化的建築氣候資料庫,協助建築師打造節能建築,也期許未來能應用在創能、甚至智慧電網等相關建設。
▲高雄那瑪夏民權國小。(圖/網友a6953molly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在2009年參與重建遭受莫拉克風災重創的高雄那瑪夏民權國小,在設計綠建築的過程中,爲蒐集精確的氣象資料曾面對許多挑戰。校園在重建完成後,包括再生能源的配置上仍經過不斷調整,建築能耗也透過改善進一步下降後,最後才達到校園整年發電量等同於用電量的「淨零耗能」高標準。
「建築微氣候資料庫」計劃下一階段的目標,將進一步打造能提供更高解析度、且考慮區域微氣候效應的線上資訊平臺,除能爲建築師提供更精確的微氣候資訊以打造節能建築,也期許未來能作爲樓宇管理者管控大樓空調、照明系統的決策依據,以及太陽能、風能等創能產業、智慧電網電力調度等應用的輔助資訊。
建築微氣候資料庫網頁:www.weatherservice.org.tw或直接搜尋「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首頁即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