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一首冷門的賞花詩,妙語連珠,讀來如同一出喜劇

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古人文人騷客中,既有大才又最讓人感覺親切可近的莫過於北宋文豪蘇東坡。蘇東坡詩詞文賦書畫都是一流,是歷史上少有的全才。但他才高而不自傲,其性格平易近人、豁達爽朗,在地方認知時能與民同苦與民同樂。

比如蘇東坡還精通水利探井之術,在杭州任職時修建著名的蘇堤,被貶黃州惠州儋州時又教百姓打井。此外,蘇東坡與其他文人不同的是,他很好吃也能親下庖廚製作美食,東坡肉、東坡羹、東坡豆腐等等傳世美食都是他所發明的。

蘇東坡的這些性格,讓後人仰望他的同時又能感受到他如沐春風的平易,把他敬爲神人的同時又覺得他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同在。每每讀東坡的詩詞,都會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比如下面這首賞花詩《吉祥寺賞牡丹》,就表現其爲人樂觀豁達、平易近人的性格:

吉祥寺賞牡丹

北宋·蘇軾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

十里珠簾半上鉤。

北宋熙寧四年,蘇東坡上書論新法的弊端。主持變法的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在皇帝面前陳說蘇東坡的過失,以敲打他離開京師。於是蘇東坡自請出京外調,被調爲杭州通判。在杭州任職期間,蘇東坡常遍訪江南名寺,此詩便是其前往杭州吉祥寺觀賞寺中牡丹花後所作。

詩中前兩句“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寫簪花的樂趣,詩人自嘲人老簪花不知羞,但花想來應該羞於簪戴於老人的頭上吧。將牡丹花擬人化,一說人不羞、一說花羞,相映成趣,可謂妙語。尤其是官員士大夫頭上簪花亮相在大衆面前,亦可見官民的親近,表現出蘇東坡的幽默和平易。

後兩句“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描寫詩人與好友簪花醉歸而路人百姓看熱鬧的場景。這兩句化用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之句,不同的是杜牧原句重在表現女子之美,而蘇東坡這兩句則描繪衆人簪花醉酒歸去,路人百姓紛紛消化,道路兩邊街市上的珠簾都捲起來看熱鬧。

官者賞花歸,民者則欣賞官員頭上的花和他們的醉態,表現出一派其樂融融的官民之樂。其實,此時的蘇東坡尚不足四十歲,何談“人老”,只不過是被貶杭州故意自嘲罷了。但即便是在這失意的狀態下,蘇東坡的詩還是渲染出一種喜劇情調氛圍,表現出平易樂觀、豁達不羈的襟懷。

↓↓↓更多唐風宋韻,關注讀書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