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運作指引生效 機構爭相升級“公評”服務能力

本版供圖:圖蟲創意 本版製圖:彭春霞

證券時報記者 馬靜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下稱《運作指引》)已於日前正式實施,私募基金信息披露迎來強監管。在此背景下,銀河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上海證券近日相繼發文稱,將啓動或全面升級私募基金評價業務,並從託管、評級經驗、團隊等各方面大力提升私募綜合服務能力。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不限於基金評價報告,多家機構將服務拓展至研究服務、委託調研等方面。在評價框架方面,有機構探索運用“公評”(即公募評價)方法,助力私募評價。針對數據採集難題,具有評價資質的相關機構稱,將千方百計地向儘可能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尋求信息數據合作,同時“抓大放小”,主要對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的私募證券基金開展跟蹤評價。

競秀“肌肉”

機構提升服務能力

《運作指引》第六條規定,除已履行特定對象確定程序的合格投資者、符合規定的基金評價機構外,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向不存在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委託關係的機構或者個人提供基金淨值等業績相關信息。除私募基金管理人、與其簽署該基金代銷協議的基金銷售機構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展示和傳遞基金淨值等業績相關信息,中國證監會、中基協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此背景下,私募基金評價機構成爲整個行業獲取私募基金相關數據的主要渠道之一,並通過專業、客觀、公正的基金評價報告,爲合格投資者、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及銷售機構提供重要的參考。

以對合格投資者的影響爲例,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在投前,評價報告有助於合格投資者瞭解待投產品的真實收益風險特徵,管理好合理的投資預期,減少“櫥窗基金”的影響。在投後,評價報告有助於合格投資者從同類排名、相對基準的超額收益等方面,多角度觀察產品的業績表現是否滿足配置需求。

目前,有基金評價資質的機構共有10家。其中,銀河證券、海通證券、上海證券、招商證券、濟安金信、晨星資訊、天相投顧等7家機構有權開展基金評級。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家基金評價機構都已行動起來,在各自官方微信號等渠道“大秀肌肉”,深入宣傳自家的私募基金評價業務。

近日,銀河證券舉辦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啓動儀式。該公司稱,將開發建設規範的“中國銀河證券私募證券基金評價業務系統”,對私募證券基金評價業務進行集中統一的系統化管理。

招商證券、海通證券還介紹了其在私募評級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尤其是在交易、投研、託管外包、代銷、產品定製等方面的私募綜合服務,並表示將全面升級私募基金評價服務。招商證券提到,將持續在私募產品數據採集、評價模型、內容輸出、系統搭建等多方面發力,提供具有招商特色的專業私募基金評價服務體系。海通證券表示,將從私募基金基礎數據庫、私募基金評價、私募基金研究服務三方面升級私募基金評級服務。

上海證券則重點介紹了其“三庫一臺”體系,即私募基金基礎數據庫、私募基金評價庫、私募基金盡調庫、基金評價服務平臺,並表示將積極投身私募數據治理,探索私募數據規範,建設私募數據標準,展開客觀、公允的私募基金評價工作。

“新規出臺後,我們也積極關注行業動態,瞭解市場需求,組織研討開展私募評價業務的難點,並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案。”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在產品評價報告之外,天相投顧還可在細分指標排名數據、細分策略指數數據、委託調研報告等方面提供服務。

私募“公評”

探索完善評價體系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瞭解,各家機構顯然並不滿足於僅僅提供私募基金評價報告,而是着力拓展服務半徑。尤其是其中的4家券商,均力圖和其他私募業務實現協同。不過,雖然各家基金評價機構打法各有側重,但共性也顯而易見——在評價框架上,多家評級機構都提到,將借鑑現有的公募基金評價經驗來規範完善私募基金評價體系。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基金評價業務負責人胡立峰介紹,在私募基金評價方法上,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將採取兩條線路:一是對標公募評價,二是基於採集或申報的私募樣本的評價,爲私募證券基金持有人以及銷售機構提供更多元化的評價服務。其中,對標公募的評價作爲一大創新舉措,將私募證券基金與對標分類最接近的公募基金類型進行比較,把5.2萬億元規模的私募證券基金與31萬億元規模的公募證券基金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公私募一體化評價”。

“對標公募評價的意義在於,把公募、私募共性的投資理念、投資策略、投資範圍、業績規律特徵等抽象出來,然後突出二者的差異點,方便投資人進行綜合比較,也便於控制風險。”胡立峰稱。

濟安金信也採用了私募“公評”的方法,即沿用公募基金的評價體系,採用插值法將私募基金納入與公募基金統一的標準進行評級,將評價指標中涉及持倉信息的指標權重分配給其他指標,以達到評級指標權重的整體穩定。

濟安金信還提到,當私募基金產品數據披露正規化並達到一定數量後,該公司基金評價中心會借鑑公募基金評價方面的經驗和理念,刻畫私募基金自己的評估體系和評價維度,從而形成私募“私評”的框架。

不過,私募終究“姓私”,在借鑑公募評價的同時,胡立峰也提到,公私募基金之間存在差異,作爲基金評價機構,需要嚴格遵守私募證券基金非公開的特點。相對來看,公募基金是公開披露信息,基金評價機構比較容易獲得全部基金信息數據;而私募基金管理人對於基金評價機構的信披則是自願提供,管理人可以不提供,因此基金評價機構無法獲得全部基金信息。同時,相對公募基金評價結果的公開化,私募基金評價結果是以非公開方式定向披露給管理人、持有人、履行程序的合格投資者以及有代銷關係的代銷機構。

最先“攻堅”

達成數據信息合作

“私募基金評價業務開展的痛點,主要在於私募數據的收集與私募產品的分類。”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人士提到,私募基金的數據獲取需要通過與私募基金管理人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如何保障收集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完備性(如產品的規模數據、持倉數據等),這都增加了數據收集的複雜性和難度。與此同時,目前存量私募產品投資範圍及投資限制寬泛、投資策略描述不清晰、產品變更的披露信息不易獲取等,也增加了產品分類的難度。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披露,截至2024年6月末,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95088只,存續規模5.2萬億元,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200家。誠然,面對如此龐大的行業數據,如何有效採集和規範化處理是“攻堅”第一步。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家基金評價機構都發出倡議,鼓勵私募基金管理人自願填報相關數據,並進行數據校驗複覈。比如,上海證券提到,將積極爭取與全市場私募基金管理人協商並簽訂數據授權合作協議,同時與各私募基金管理人展開充分溝通,對信息披露、數據標準和形式進行探討,打造高度規範化、標準化、高質量的私募基金基礎數據庫。

胡立峰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銀河證券及其基金研究中心嚴格根據法律法規、自律規則要求,正千方百計地努力向儘可能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尋求信息數據合作,取得信息數據授權。雖然目前行業數據規模龐大,但銀河證券按照《運作指引》規定,秉持“抓大放小”原則,主要對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的私募證券基金開展跟蹤評價。此外,爲了採集到較高質量數據,銀河證券實行分級填報、分級評價的原則,即填報越多評價越多。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人士表示,爲了進一步提升數據服務質量,天相投顧將在數據採集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從呼籲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動提供數據到登門拜訪尋求合作,從頭部私募基金管理人逐步擴展至全行業,確保做到私募數據的準確、及時、全面,以滿足基金評價對高質量數據的需求。

關於如何高效合規地推進基金評價機構和私募機構在數據收集方面的合作,胡立峰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建議行業集思廣益,由相關部門牽頭,參照公募證券投資基金XBRL體系進行填報,或者當前的填報備份經過管理人授權後對基金評價機構開放;第二,在當前階段,建議行業在相關部門牽頭下,先統一私募證券基金信息數據傳輸模板、字段格式的統一,讓管理人、基金服務機構與基金評價機構之間的信息數據傳輸儘量順暢;第三,建議行業儘快推進私募證券基金合同模板與產品資料概要模板的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