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裡的新質生產力|“數字大腦”如何指揮三萬多機器人?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 《經濟參考報》9月25日刊發記者陳涵暘採寫的文章《數字裡的新質生產力|一臺“數字大腦”如何“指揮”30000多個機器人?》。文章稱,“請點擊開門選項領取您的外賣。”下午5點30分,服務機器人“UP”已準時將外賣送到希爾頓酒店8308客房。與此同時,另一臺服務機器人“UP”正在處理爲客人送拖鞋的任務,自主調度前往送達的路上。
送外賣、諮詢wifi密碼、送拖鞋、清潔房間……客人通過AI語音電話下達的一系列指令剛發出不久,機器人背後的“數字大腦”——機器人服務平臺就在幾毫秒之內完成了一系列的“指揮部署”。
如今,國內衆多酒店、生態園區、醫院等場所都配備了服務機器人,負責送物、指引、諮詢等工作。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下,像這樣投入忙碌工作的機器人已成爲服務業全鏈路數智化轉型的驅動力。30000多臺機器人能夠在平臺上同時實現穩定、高效的運作,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背後的“數字大腦”。
“‘數字大腦’能讓機器人之間相互學習、認識,並在多任務中具備規劃能力。”雲跡科技CTO(首席技術官)應甫臣告訴記者。
“通過運用‘數字大腦’機器人服務平臺的服務數字化運營系統HDOS、多機調度系統、多模態特徵地圖系統等,機器人擁有了更加綜合的解決問題能力。”應甫臣說。
“HDOS系統可以將酒店升級爲一個類智能體。”應甫臣表示,“數字大腦”賦能管理者經營酒店,也讓機器人賦能員工的服務並參與服務流程,完成了感知、認知、決策、執行、反饋的全流程。
如此一來,讓AI與具身智能結合,形成兩個“端”到“端”的閉環,在這個過程中機器人可以理解、推理多項任務,並且進行任務的整合、優先級劃分,甚至分配任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大多機器人仍然缺乏高質量的物理空間經驗,場景和數據將是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兩個最爲關鍵的資源和壁壘。而“數字大腦”在“指揮”機器人的同時,也爲其積累了高質量的物理空間經驗,把機器人訓練得“更聰明”。
“從服務機器人角度來講,通過仿真算法、模型來訓練,無明確的優化目標,不能確保數據多樣性。”應甫臣表示,但是目前我們在醫院、工廠、酒店以及會場等多種場景的應用,爲機器人的深度學習提供了大量真實場景訓練,提高它們對服務對象需求的認知理解能力,對空間環境的感知和判斷能力等。這也是複合多態機器人“UP”能夠更好地理解人類需求和完成工作任務的優勢所在。
另外,在機器人AI交互上,雲跡科技基於大語言模型技術,結合AI大腦算力,研發了智能語音交互系統,能夠對需求端的語言語意進行高階識別,幫助機器人進行任務拆解、執行並反饋。
據瞭解,目前,在“數字大腦”的統一部署下,雲跡科技服務機器人的服務範圍已累計覆蓋3萬餘處,包括酒店、醫院、工廠、樓宇等,單日服務人次最高已超百萬次,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開放連通的行爲數據訓練超百餘個,讓機器人具備比純文本訓練更強的場景的複合多態感知能力。
從初級的表層數字化到複雜的生成數字化,數字化正在向全面AI化進發,AI賦能將成爲未來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質生產力。
業內專家認爲,具身智能是指能夠與物理世界進行交互的實際形態的智能體,具身智能機器人正是具身智能的代表產品。以雲跡科技“UP”爲代表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以其多功能、多模態、環境自適應性和AI調度的特點,成爲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的重大推動力。
“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任何一個行業掌握AI技術對於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運用AI大腦+具身智能機器人打造場景智能體,雲跡科技的複合多態機器人將在‘數字大腦’的強大算力下,爲服務行業提供全新的可融合、可運營、可協作的數字化新方案。”應甫臣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