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BAR/吳若權:自律未必得到自由
棉花糖理論失效;光是自律並沒有用。尤其當你的過度自律,是來自不夠自信時,壓力會更緊迫!你真正要學會的是,建立自信,並且從煩惱解脫,纔會得到真正的自由。
你聽說過「棉花糖理論」嗎?我第一次聽說這個理論的時候,心中就有很多疑問,覺得它的理論架構與實驗結果,跟真實的人生有些差距。
後來,有機會跟法鼓山的聖嚴師父請益,有關「從佛法中,對自由與自在的見解,與日常生活的應用」這個議題,經過聖嚴師父的詳細解說,我才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自律,未必能夠讓自己自由。
所謂的「棉花糖理論」,是在一九七○年代,由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所進行一項實驗。
他找一些就讀幼稚園的孩子們,接受測試。他會個別發給孩子一塊棉花糖,然後要孩子在房間裡獨處十五分鐘。如果這孩子在獨處的時間裡,沒有吃掉這塊棉花糖,就可以再得到另一塊棉花糖作爲獎賞。
米歇爾教授在實驗結束之後,持續追蹤這些接受測試的小孩,得到驚人的發現:當初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後來在學業、經濟與人際關係上的成就都比較高。
有暢銷作家根據這個實驗結果,提出「棉花糖理論」,勉勵讀者:剋制一時享樂,就能擁有永遠美好未來。
後來,果然陸續有其他學者提出不同見解。連當初的實驗主持人米歇爾教授自己都對這實驗,重新做出了不同的詮釋與建議。
米歇爾教授重新定調:人類,既是盡情享樂的蟋蟀,也是勤奮工作的螞蟻。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其實都並存在大腦的結構中。我們必須適度平衡,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究竟,我們什麼時候該嚴格自律、什麼時候享受自由呢?
過度自律 只是捆綁自己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遵守規範及規律的重要性。很多年前,我也曾經在自己的出版作品中跟讀者分享:「自由,是留給自律的人!只有能夠自律的人,纔有資格得到自由。」
然而,充滿慈悲的聖嚴師父,彷彿看到我過度認真而不放過自己,心疼地對我說:「捆綁自己、困住自己,是愚癡的事。」
聖嚴師父指出,自由自在的境界,來自於兩種修行的功夫:一種是放下自己的煩惱,另一種是放下自我的要求。
他說,在自己很年輕的時候,也經歷過這個階段,凡事都對自己要求得很嚴格,把自己困住。然而,在修行過程之中,真正需要的是:把握一個心願,一個大方向、大目標、大原則就好。
過度要求自己,容易執著於太瑣碎的細節,就像預先設定一些陷阱,讓自己掉下泥沼,是很可惜的事。
因此,只要盡心盡力去做就好;保持彈性,才能應變。要讓自己的心態、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工作,乃至於所有的狀況,都有足夠的空間,才能感覺是自由的。
奠基自信 才能適時放鬆
聽到聖嚴師父的開示,當時我內心那個疲憊而不安的自己,如沐春風般地獲得撫慰。
我終於明白:過度自律,其實是因爲不夠自信!聖嚴師父所描述的自由,來自他多年修行的功力,紮實而深厚的基礎,奠定十分穩定的自信。
相對之下,當年的我,問題出在於欠缺自信。我一直很害怕,如果不夠努力,沒有逼緊自己,眼前的一切就會毀掉。所以,要有足夠的自信,才能適時放鬆。
心靈上的自我禁錮,常來自情緒的緊張,而不是能力的不足。所以我們要常常練習,把身體放鬆,把心放下。最基本的入門,就是從靜坐冥想開始,這對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以上所說的「追求自由,要放輕鬆!」的建議,是提供給已經具備生活目標的人。如果,一個人混混沌沌,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目標不明確,做事情沒計劃,就不適合再讓自己活得太過於鬆散。因爲,有目標的放鬆,是自由;沒目標的放鬆,就變成放逸!
放下自己 真正擁有自由
自由,之所以可貴,是在於一切決定都是自我的選擇。也就是在「要做」或「不做」之間,憑自由意識做出抉擇,只做該做的,不該做的就不做。不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貪求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承擔。
自由的真諦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本身自願的選擇。例如:結婚,是要對配偶盡到責任,夫妻就不能各自在外面交往談感情的男女朋友。願意節制自己在交友上的念頭,以保障雙方婚姻的品質,才能真正擁有內心的自由,否則夫妻相處不睦,每天爭吵,永無寧日,怎麼會有自由?
有些人,總喜歡在明明對立的物質上,追求「魚與熊掌」兼得,不肯做出選擇。如果心中想要的兩項東西,本身是矛盾的,又不肯做出明確的選擇,就不會感覺自由。只要心裡矛盾;就不會自由。
自由在某種層面來說,就是佛法裡提到的「解脫」。放下自己,包括放下自己的私慾,擺脫誘惑,就會獲得無比的自由。只要能夠練習到「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做自己想要做、能做、該做的事,不去做自己不想做、不能做、不該做的,這就是最基本層次的「解脫」。
以上跟你分享的是,由天下生活出版《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我所爲你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週刊》臉書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本身是個很自律的人嗎?歡迎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
《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
本書記錄聖嚴法師將佛法應用於生活的指導。正面的解讀,是遇到問題,不視爲負面的阻力,而當作砥礪的助緣。逆向的思考,是碰到順心的事,不沾沾自喜、不得意忘形。
———————————————
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