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時代之歌 第44屆時報文學獎得獎者揭曉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備受全球華人關注的第44屆時報文學獎正式公佈得獎名次暨頒獎典禮於12月2日在中國時報大樓舉行。本屆除了延續網路報名徵件,同樣延續報導文學類、散文及新詩、影視小說等共四類徵件,走過44屆的時報文學獎,邀請全球華文作家參與時代書寫,意義非凡。(羅永銘攝)
中國時報社長暨總編輯黃樹德出席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羅永銘攝)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備受全球華人關注的第44屆時報文學獎正式公佈得獎名次暨頒獎典禮於12月2日在中國時報大樓舉行。本屆除了延續網路報名徵件,同樣延續報導文學類、散文及新詩、影視小說等共四類徵件,走過44屆的時報文學獎,邀請全球華文作家參與時代書寫,意義非凡。
中國時報社長暨總編輯黃樹德表示,中時人間副刊歷史悠久,一直是各界的精神食糧,作爲記者出身的他,也從副刊獲益良多,1978年開啓的時報文學獎,也發掘許多作家,他期盼副刊的存在,能爲社會帶來更多溫柔的力量,以更溫柔的詞彙溝通。
黃樹德表示,人間副刊的精神是希望能呈現多元聲音,「這也是目前臺灣社會最需要的事情,就是人民之間的和解,可以透過文學瞭解彼此,不管從哪裡來,都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今年頒獎典禮以「萬物有情,字字生機」爲主題,臺新銀行副總經理楊鬱敏,以及作家楊渡、郝譽翔、鄧小樺、陳義芝、李進文、胡金倫、吳鈞堯、彭樹君、楊宗翰、古月、牧羊女、楊樹清、楊豔萍、張知禮、林佳樺,還有西藏佛學家仁青久美等人皆出席,現場特別安排了長笛家蔡子琪組成的爵士三重奏,場面熱鬧溫馨。
本屆時報文學獎共收到一千二百七十八件作品參賽,包含影視小說類三百六十五篇、散文類三百五十七篇、新詩類四百八十八首、報導文學類六十八篇,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美洲、東南亞等地的作者,都因爲網路報名的便利性而熱絡參與。
報導文學向來被視爲社會現象的探照燈,評審楊渡表示,今年的得獎作品題材豐富,有美國社會槍擊案事件,也有在越南工作的臺籍幹部面對羣衆運動時的應對等,他表示,報導文學的寫作訣竅在於於,必須深入受訪者的內心,「多一點細節、多一點時間,試着進入受訪者的內心,越深入,故事就越精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時報文學獎特別將新詩行數增長至一百行,不少評審認爲長詩較之於短詩更能兼容敘事與抒情,讓故事更爲完整,但因臺灣的文學獎長期未徵長詩,使詩人在駕馭結構方面良莠不齊,也顯見本屆得獎作品各個功力深厚。
影視小說類始終是小說家們最想一爭高下的擂臺,能從三百多篇脫穎而出進入決選,篇篇皆有實力,在今年得獎作品中,〈鏽病〉藉植物病蟲害點出了臺灣社會所面臨的長照問題;〈橋下的灰鸚鵡緊緊挨着避雨〉寫出家庭、網路世界與宗教間的虛實分歧;〈巢寄生〉不僅闡述現代女性生存困境,也充分展現人性的複雜度。
此外,今年散文得獎作品罕見地出現兩篇皆與失智相關,四篇得獎作品又有三篇是寫大腦病變相關主題,散文組決審委員鄧小樺表示,在評選散文時,曾思考過若得獎作品是虛構時該如何?但在決定名次時,她帶着「就算是虛構的也要投給這些得獎者」的心情投票,後來的散文得獎作品也證實內文寫的都是真實經驗。
鄧小樺表示,她從今年的得獎作品感受到特別的力量,「那樣的力量來自現實拉開的距離,以及在文字上對現實的再造,讓我看到新的關係、新的看待事物的方法,也讓一些被否定、被欺負的人,迴歸他們該有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