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身+音樂,這纔是世界上穿衣最自由的地方!

一年一度的WATERBOMB音樂節如期舉辦,作爲全球最大的潑水音樂節, WATERBOMB這場以“打水仗”爲主題的音樂盛會每年都會吸引了數萬名樂迷前來參與,爲觀衆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溼身狂歡派對。

今年的表演嘉賓一如既往的火辣,WATERBOMB的常客泫雅,穿着侃爺設計的印有“Wet”字樣的背心,搭配黑色內衣和網格黑絲,將健康的性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華莎穿着同款背心,搭配綠色短褲,以她獨有的風格,展現了與泫雅截然不同的風采。

宣美以一襲黃色比基尼搭配白色透視吊帶,如同夏日裡的一股清新風暴,席捲了整個舞臺。

TWICE的林娜璉,以其夏日甜心限定版的形象,爲這個音樂節增添了一抹甜蜜的色彩。

和Kiss of life JULIE 的合作舞也一整個養眼!

WATERBOMB女神權恩菲權居然都是穿着比較保守的了......但依舊美得驚人!

2024新晉WATERBOMB女神 Kiss of life ,表演了她們因火辣的舞蹈動作而受到關注的夏日歌曲《Sticky》,大方自信健康性感,如同夏日裡的一縷清風,讓人耳目一新。

又被吻妹硬控了!

今年的“男菩薩”也不少,

與Kiss of life NATTY合作的樸宰範,

SHINee的泰民,

珉豪,

臉蛋天才車銀優,

BTOB的李旼赫,都以各自的方式,展現了自己的魅力。

無論是透視裝下的熱舞,還是浸溼白襯衫下的剋制性感,都讓人心跳加速,熱血沸騰!這也正是音樂節的意義所在!

盛夏已至,大大小小的音樂節遍地開花。近年來,音樂節從小衆文化逐漸演變成大衆娛樂,甚至成爲城市IP,被譽爲音樂的烏托邦已然不再成爲締造風格的“主宰”,而是成爲包容一切風格的平臺。

沒有什麼比音樂節更適合安放年輕人躁動的荷爾蒙和蠢蠢欲動的社交心,音樂是情緒的放大器,音樂節則是承載情緒的容器。

S

N

音樂節的起源

歷史意義上的音樂節,起源於1784年,歷經兩百多年發展。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現代音樂節的開端便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它構建了一個純粹、自由的“搖滾烏托邦”。

搖滾音樂節這種形式,是當時最能幫助年輕人宣泄情緒的“通道",最初預計參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人數,不會超過5萬,但消息一出,賣掉了近19萬張預售票,正式開演後,涌入者超出控制,於是團隊決定,爲期3天的音樂節改爲“免票”舉行,最後有近50萬人踏進了這片場地。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彼時美國年輕人充滿迷惘情緒、又渴望釋放與表達的時代背景,影響了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濃縮了60年代最肆意的姿態。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Richie Havens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第一位登臺表演者,原本準備了四首歌,但在臺下人羣的不斷要求下,他表演了快3個小時,其中一首是“即興改編”,整個副歌都重複着“自由Freedom",後來這首就被叫作了Freedom,成爲Richie的代表作,也被《感化院》、《被解救的姜戈》等經典電影引用過;自由,也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能成爲現代音樂節思潮運動代表事件的關鍵內核。

除了Richie,當時的陣容包括那個時代大部分的民謠和搖滾巨星,他們在舞臺上日夜輪番上陣,貢獻了不計時長的演出。

因爲這場音樂節造成的狂熱,還創下了當時紐約州的交通堵塞紀錄,約100萬人堵在了高速公路上,李安導演的《製造伍德斯托克》便記錄了這一盛況,堵車無法前往的年輕人們,乾脆直接在路上,創造起了他們自己的音樂節。

《製造伍德斯托克》

伍德斯托克象徵的自由、不受拘束、放肆熱愛的青年精神,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引起強烈共鳴,對幾代人來說,伍德斯托克已成爲許多人心目中的傳奇。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除了神一般存在的伍德斯托克,還有很多經典的“等效”音樂節供人們在冬季來臨之前狂歡享樂的。Coachella音樂節是美國目前規模最大的音樂節,1999年誕生於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奧市。一般爲期三天,場地處在沙漠之中,並至今保持着一年一度不間斷的頻率。

Black Pink Coachella舞臺

Glastonbury音樂節是另一個歷史悠久又規模龐大的音樂節。始於1970年的它是目前英國本土乃至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室外音樂節。

FujiRock富士音樂節是亞洲最受歡迎的音樂節。第一屆富士音樂節舉行於1997年,每一年幾乎都在7月的最後一個週末舉辦,一般爲期三天。作爲全亞洲最大的音樂節,富士音樂節在保證邀請全球大牌音樂人登場的同時,也爲日本本土的音樂人提供了足夠的演出舞臺。

椎名林檎 FUJI ROCK FES‘15

除此之外,日本的Summer Sonic、Rock In Japan等音樂節也十分著名。

Summer Sonic

Rock In Japan

中國式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當數迷笛(midi),2000年北京迷笛音樂學校舉辦首屆迷笛音樂節。從2000-2003年迷笛音樂節免票,所有參演的演出樂隊一律義務演出,每天的演出從14時持續到24時甚至更晚,每日觀衆達5000人,這些特質讓所有樂迷都很自然地把迷笛現代音樂節看作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2000年 迷笛(midi)

近些年來最爲炙手可熱的品牌還要數摩登天空旗下的草莓音樂節。

香港的Clockenflap音樂節不僅是中國最與國際接軌的音樂節,也是最受國外觀衆肯定的活動。

太合麥田主辦的麥田音樂節、天漠音樂節、西湖音樂節,以及來自臺灣的簡單生活節,也都爲國內觀衆們提供了多種選擇。

S

N

時尚風格演替的見證者

音樂節還是時尚風格演替的見證者,1967年舊金山舉的蒙特利國際流行音樂節,找來了歌手Scott McKenzie創作了一首宣傳曲San Francisco,歌詞唱着:“如果你要去舊金山。記得戴上花兒如果你要去舊金山,你會遇見很多和善的人……”就是這麼一首歌,吸引了美國無數的年輕人奔赴舊金山。

藉由這場音樂節的巨大影響力,嬉皮士風格開始席捲整個歐美。嬉皮士最經典的當數從穿衣方式上表達自我,嬉皮士們反消費主義,崇尚自然,提倡環保,民族“大融合”式傳達與當時主流的精緻格格不入,留着長髮,穿着涼鞋,身上穿着喇叭褲、扎染上衣、髮帶,剩繡設計和飄逸的圍巾成爲嬉皮士風格中的主要元素。

可以說,音樂節之於嬉皮士風格就像一面放大鏡,讓19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運動者的穿衣方式逐漸變爲一種時尚趨勢,且延續至今。

上世紀的音樂活動與時裝風格之間一直遵循着這樣相輔相成的關係,基於不同時代的文化思潮,新的價值觀催生出新的穿衣方式,在音樂節放大鏡的效應下,那些穿衣方式逐漸演變爲一種時尚風格。

1975年,倫敦搖滾樂隊性手槍(SexPistols)一鳴驚人。憑藉咒罵消費主義、納粹與階級崇拜等歌詞內容與憤世嫉俗的言論,性手槍樂隊代表着社會上另一個羣體的聲音。

“朋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與性手槍樂隊經理人Malcolm McLaren結緣後,便將這種憤怒與反叛融進她的設計語言中,爲性槍手樂隊製造演出服。

“朋克派服裝”包括縛式繫帶、安全釦針、刀片及鎖鏈等標誌性飾物,以及誇張的“莫霍克”髮型。憑藉樂隊的影響力,這種穿搭風格的魅力也在被不斷放大。

S

N

真正的穿衣自由

藉由音樂節的巨大影響力,嬉皮士、朋克等穿衣風格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如今音樂節上人們時尚風格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從千禧辣妹到Y2K美學,從鉤針編織到Clean Fit,從70年代的復古迪斯科風到多巴胺穿搭......音樂節已然成爲包容各類時尚風格的“大容器”。

儘管如今的音樂節已然不能再像上世紀一樣,爲人們的時尚風格提供非常獨特的指導性和靈感,但是從另一種價值上,它能夠爲當下的人們構建起一個穿衣風格不再受到約束的烏托邦。

在音樂節上,沒有人會對你指指點點,你完全可以大膽挑戰未曾嘗試過的風格,實現真正的穿搭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