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共建軍與備戰 但不冒進求戰(洪奇昌)

圖爲解放軍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閱兵。(圖/新華社)

在俄烏戰爭的陰影之下,國際媒體及以美國爲首的臺灣友邦陸續提及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對臺使用武力統一。相關的論述搭配「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宣傳,引起國人對臺海戰爭的擔憂,增加了家長對子女服兵役可能就要上戰場的疑慮,一定程度影響了民衆在2022年地方選舉的投票行爲。

然而我們需要將視野格局拉大。中共建軍與備戰進程,不僅是針對臺灣,也不是針對哪個政黨團體,而是中共中央展望中國在印太區域,包括東海、臺海、南海,乃至於國際地緣政治影響力的佈局;是中共中央着眼於美中大國戰略競合關係的佈局。繼美國將中國視爲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後,日本近期準備修訂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也可能將北京定義爲「安全挑戰」或「安全威脅」。中國建軍與備戰動態已然是印太諸國,乃至於歐盟、北約的共同關切。

另方面,中共建軍與備戰進程有自己的節奏。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上臺後推動軍改,2013年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皆是在國民黨馬英九政府任內。遼寧號航母2012年正式服役,2013年首次南海遠洋訓練,也是在馬政府時期。換言之,中國大陸「2027建軍百年目標」、「2035願景目標」所勾勒出的建軍、強軍路線圖,不論臺灣由哪個政黨執政,中共都會繼續走自己的路。

再從務實的角度觀之,中共建軍與備戰是一個事實,但中共並非不考慮內外部因素而貿然求戰:

第一,美中科研實力、人才素質差距。

1、科研實力方面。俄烏戰爭的發展、美中貿易戰等經驗已讓中共認識到,其海軍、空軍的核心關鍵技術(如空軍發動機、水下和航母)與美國仍有極大差距。此外,美國軍方擁有強大的民間能量,例如馬斯克的SpaceX等民營企業支持;反之中共在過去數十年推動軍民融合,但其頂層設計、舉國體制文化實際上限制了民間的創新能量。

2、人才素質方面。美國聯合作戰擁有數十年實戰經驗(無論是成功或失敗),各層級和第一線軍官獨立思考和應變能力相關訓練豐富,教育體制純熟。相對之下,中國還在積極培育軍改後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包括增加每年徵兵次數,希望增加大學生從軍的人數,提升軍官水平。

第二,中共內部維穩壓倒一切。

1、近期中國大陸多個城市爆發「反封控」陳抗事件。貴州運送隔離者大巴意外、西安孕婦被醫院拒收流產、上海無法就醫而離世的民衆,以及最近烏魯木齊住宅大火事件,引爆了積壓3年的民怨。在中國大陸嚴格社會控制措施下,還能出現這樣的羣衆事件,對中南海領導層而言,無疑是重大政治警訊。

2、中國經濟與就業情勢並不樂觀。10月,IMF預測中國經濟成長3.2%,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第3季經濟成長年增3.9%,前3季則增長3.0%,看起來景氣「持續恢復」,但與原本5.5%的年度預期仍有相當差距。與此同時,2022年前3季,中國大陸16~24歲青年失業率仍有17.9%,總體失業率5.4%;處於復甦階段的中國經濟,如何在反覆封控措施中釋放足夠的就業機會,保障100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障勞工重返崗位,是中國大陸各級政府的首要治理難題。

3、中共戰略成本極高。戰略環境上中共要處理的邊疆問題很多,從朝鮮半島、俄羅斯、印度、越南一路都是安全問題,而臺灣只是其中一個。以俄烏戰爭爲鑑,中共如果要對臺灣動武,相對也要確保外部周邊安全威脅都能處理好,同時內部不會有動盪產生威脅政權穩定,其風險成本難以衡量。

面對可能的衝突風險,我們不美化現實,要做好準備;但我們也不宜擴大恐懼。誠如前述,中共在建軍與備戰過程中,會以更謹慎的態度面對內部和周邊安全議題。「鬥爭」不必然走向戰爭,中共二十大時期的兩岸關係,各方都應最大程度地以控制風險、爭取和平穩定發展爲主旋律。

(作者爲海基會前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