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 臺灣產業不做「風口上的豬」(洪奇昌)

高雄港。(本報資料照片/袁庭堯高雄傳真)

國發會發布的「景氣對策信號」顯示,截至今年10月臺灣整體景氣已連續9個月呈現代表「熱絡」的紅燈。今年9月分亞洲開發銀行(ADB)和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等機構便預期臺灣GDP成長率有望超過6%。11月底行政院主計總處也上修臺灣GDP成長率至6.09%。這是臺灣近11年最令人期待的經濟展望。政府和民間共同爲臺灣打拚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臺灣經濟成長動能有很大部分是得益於臺灣站上了疫情和美中科技與貿易競爭的風口。我們應把握時勢,爲臺灣下一階段的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打好基礎。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有句名言「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2017年以來美中戰略伙伴關係轉向爲戰略競爭關係,國際政經格局的典範轉移確實帶動臺商迴流與外商轉單效應。而臺灣也因全民防疫有成,作爲國際市場中少數能維持正常生產供貨的國家,伴隨疫後全球終端需求回升,資本與貿易的活絡確實拉擡了臺灣總體經濟表現。

GDP增長的動能來自投資、淨出口、消費這「三駕馬車」。就淨出口數據觀之,臺灣外貿表現確實亮眼。財政部12月初統計,臺灣出口額已連續16個月正成長,今年1至11月累計出口已突破4千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3成。以晶片爲例,臺灣晶片出口供不應求乃是受益於國際市場疫後消費需求復甦,以及美國限制敏感科技出口中國大陸,並將12家陸資半導體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等因素。

然而我們不知道美中戰略競爭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國際市場的晶片荒或超額訂單也有極大可能在明年就會逐漸趨緩。因此臺灣不能只甘於當風口上的豬!臺灣必須把握時勢,挾資金與技術發展具潛力的旗艦產業,並推動基礎建設升級做爲未來產業的配套支援。這即是「前瞻基礎建設」和「五加二」旗艦產業政策的初衷。

爲了引進資本,政府順應美中貿易競爭格局,於2019年7月啓動「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等「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目標爲臺灣引入1.5兆元的資本投入。然而財政部統計顯示,政策上路兩年多來,真正從海外匯回的資金僅約3500億元。換言之,社會期待臺商迴流能爲臺灣引入資金活水,但實際情況仍有很大比例仍是從自家口袋中掏錢。

或許換個角度想,資金從海外迴流或國內加碼都是好事,但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自2019年7月至今年11月中,獲覈准的境外資金實質投資金額僅約1168億元。我們期待公私協力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臺灣的承諾。

在出口和投資以外,我們必須正視民間消費還有待進一步振興,更要關注景氣復甦可能存有區域和業別差異。首先,今年臺灣經濟成長雖有望創下11年新高,但有人力銀行調查指出,今年僅86%的企業會發年終獎金,而且平均年終僅1.18個月,爲8年新低。

再者,經濟部「經濟情勢分析」調查,2021年1至10月臺灣製造業生產年增率雖達14.62%,但主要是由機械設備業、基本金屬業、化學原料和電子零組件業所拉擡。

第三,相對於科技製造業的榮景,「經濟情勢分析」資料也顯示,今年1至10月零售業營業額僅較去年同期增加2.8%,餐飲業甚至減少8.9%。近日還有房仲業者調查指出,臺北市商圈空置率最高達3成,創30年來新高。這些現象皆反映出臺灣此波經濟成長並非雨露均沾的現實,許多業者與勞工可能並未挺過疫情衝擊。

期許臺灣經濟發展的成果能爲全民共享,而非僅限於特定的產業部門或區域。爲此,除了靠科技業拉擡的出口和投資項目以外,臺灣必須把餅做大,積極佈局具有前瞻性的支柱產業。雖然誠如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日前在司法院演講中所言,要發展出另一個「對全世界重要且臺灣又有高市場佔有率的行業」的「護國神山」並不容易,但這是臺灣必須面對的艱難挑戰。(作者爲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