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印太經濟 美國爲何不邀臺灣(曾志超)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美國將與印太地區盟友討論建立一個新的多邊經濟框架。(美聯社)
美國即將於5月啓動「印太經濟架構」,該架構成立的目的就是制衡中國大陸,與蔡政府近年的政策主軸「親美抗中」一致,蔡總統也多次表示,要積極爭取參與該架構。然而,美國至今仍未邀請臺灣加入,顯示臺灣只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棋子。
美國拜登政府於去年底明確表示不重返CPTPP,並拋出將建立「印太經濟架構」的新構想,屬於近年來推動「印太戰略」的核心,以應對大陸加速融入國際經貿整合的舉措,有意藉此恢復在亞太地區的經濟主導地位。
在全球經貿自由化的趨勢下,我國僅與新加坡、紐西蘭、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等國簽訂FTA或類FTA,無法融入國際經貿協議,包含ECFA在內,整體FTA覆蓋率僅約13.6%,遠低於我主要競爭對手國,讓臺灣陷入邊緣化危機。
加入亞太當前二大經濟架構,有助於擺脫臺灣邊緣化的困境。其中大陸有高度影響力的RCEP,蔡政府不打算加入;雖已申請CPTPP,但需要全體會員國同意,且入會標準極高,還有許多困難尚待克服。「印太經濟架構」雖不是傳統的FTA,仍對我國經貿自由化有一定的幫助,至少對執政者有大內宣的效果。加上美國多次申明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甚至國務卿布林肯還聲明支持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既然連以主權國家爲主體的聯合國體系,美國都表態支持,美國主導的經濟架構更應該毫無懸念支持臺灣纔對!
「印太經濟架構」的內容至今尚未公佈,從美國官員的談話可知,主要包含供應鏈的韌性、數位經濟、新能源與減碳,及基礎建設等重點,在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中不少都已列入重點議題。尤其在供應鏈的韌性與數位經濟,臺灣居於關鍵地位,若無法加入,將大幅降低該架構的影響力。
詭異的是,美國爲推動該架構,去年底以來已與日本、韓國、澳洲與新加坡等盟國展開討論,然而對臺灣卻一直態度模糊。讓美國國會都看不下去,高達200名跨黨派聯邦衆議員上月底聯名致函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與貿易代表戴琪,籲請拜登政府支持臺灣參與「印太經濟架構」。戴琪在參議院聽證會被問及是否邀請臺灣參與時,僅稱未決定參與方,還在討論中。而路透社更報導,雷蒙多在參議院的一場會議上表示,目前不考慮讓臺灣參與該計劃,粉碎了蔡政府的幻想。
美國之所以不願意讓臺灣加入的原因,是東協等國擔心我國加入後,將使架構的「抗中」色彩過於明顯,阻礙其加入的意願,拜登政府因而選擇犧牲臺灣。反正蔡政府永遠會以美國馬首是瞻,即使沒有加入該架構,仍會走在抗中最前線,這種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態度,彷彿臺灣只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棋子。
相較於歐盟對於烏克蘭的支持,不僅提供武器支援,日前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還親赴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帶了一份加入歐盟必填的調查問卷,有意加速推進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進程,這纔是真實的支持。
從此案例可知,美國還是忌憚中國大陸,原來宣稱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或參與聯合國體系,並非真意協助臺灣走入國際,目的僅是爲了自身利益。臺灣人民還看不清楚美國的意圖嗎?(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經濟組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