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選王 柯文哲的抉擇(陳國祥)

臺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陳怡誠攝)

2024年總統大選還早,但勢已逐漸形成,民進黨再無必勝把握,國民黨侯友宜聲勢看漲,民衆黨柯文哲將具有關鍵性影響力;他雖宣佈篤定參選,但要「稱王」力有未逮,「造王」非他職分,「選王」則可定江山歸屬。

執政霸道而防疫驕狂的民進黨,如今灰頭土臉,政黨支持度大降15個以上百分點,其可能稱王人選聲望連帶下挫。國民黨政黨聲望雖未上揚,但新北市長侯友宜通過考驗備受好評,聲望扶搖直上,在總統選舉支持度上一舉超越民進黨可能人選的賴清德、鄭文燦等人,柯文哲更被他遠遠拋在後面。不過,柯文哲和民衆黨在這波疫情衝高期間頗有斬獲,而且兩大黨所獲支持加總起來創了新低,中性民衆劇增,給了第三勢力廣闊的發展空間。

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民衆黨6月的政黨支持度高達15.6%,是創黨以來的民調高點,爬升幅度逾7%。7月的民調,民衆黨支持度雖下滑至11.3%,但柯文哲及其民衆黨近因疫情而支持度攀升的態勢已成,可以穩定好一段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柯炮打中央惹惱綠營支持者,卻博得藍營羣衆好感,使得他的政治光譜從綠往藍移動,頗有小口吃綠、大口吃藍的趨勢,而且能吃到的綠早已下肚,新的捕獲物則多半偏藍。

一個指標是他7月30日一篇追思前總統李登輝的臉書貼文,意外出現不少藍營網友不認同的聲浪,顯示他的粉絲快速「藍化」。柯稱頌李登輝爲臺灣民主改革的推動者。未料貼文下方留言一面倒,不到兩天就涌入逾5000則留言,留言者的政治立場多傾向藍營。從中可以看出,柯文哲和民衆黨的支持者已從中間偏綠遊移到中間偏藍的政治光譜。事實上,民進黨和柯的關係徹底破裂之後,綠營的策略是將民衆黨擠向偏藍的版圖,柯近3個月狠批中央則助長了這個趨向。藍營一方面爲他重創蔡政府聲望竊喜,但開始擔憂他會挖走支持者。

白與綠已經不可能破鏡重圓,與藍合作則已出現機緣,畢竟綠營執政吃銅吃鐵,佔盡國家資源,已然成爲龐然巨獸,藍營遠非其對手,而白營尚在吃奶階段,更無實力扳倒巨人。藍白若能合作,將實力倍增,足可對共同敵人構成威脅。柯文哲心高氣傲,是否願意成爲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朱立倫口中的「政治夥伴」,頗有疑問;柯本人屈就爲副總統候選人,爲他厭惡的國民黨助勢,所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就更大了。何況柯文哲還有一個結盟選擇,就是捐獻500萬劑疫苗備受稱道的郭臺銘;兩人如果合得起來,國民黨就黯然失色了。

不過,政治現實擺在眼前,綠營兵強馬壯,藍白結盟都未必能與其抗衡,各自爲政就更難將其撼動了,即使柯郭聯手,在三腳督的戰局中,民進黨的勝算仍然很高。柯文哲如果自己單幹或是和郭聯手謀求稱王,勝算應該很低,而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執意競逐總統等於是選擇民進黨繼續執政。

國民黨原來東山再起無望,但近日競選黨主席的朱立倫表態推出最有勝算的候選人,自己不在名單上,而且點名侯友宜最有希望,這就給國民黨帶來一線生機。國民黨的希望繫於「謀事在朱、成事在侯」,在這樣的陣勢之下,若能與柯結盟,成功的機會就更大了。聰明的柯文哲如果做此選擇,而不選擇自己爭取爲王,則臺灣或許可以擁有藍天白雲的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