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通膨隱然成形 政策應超前部署(林祖嘉)

疫情下,民衆搶購民生物資價格也悄悄出現變化,從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中觀察,民衆最愛搶購的速食麪原本價格平穩,現在漲幅卻達2.72%,特別相當明顯,雞蛋、米的漲幅也分別達5.51%以及2.8%。(陳俊吉攝)

不久前,主計總處公佈今年5月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爲2.48%,這是繼上個月2.10%之後,連續第二個月超過2%的情況,而上一次連續兩個月超過2%已經是10年多前的事了。其實不只是CPI,代表批發價格躉售物價指數(WPI)漲得更兇,4、5兩個月的上漲幅度分別爲10.29%和11.33%!因爲臺灣過去20年來,沒有一年的CPI通膨超過2%,同時每年平均名目薪資上漲也沒有超過2%,因此現在大家對於可能出現的通膨都非常的敏感。

這一次出現通膨的現象不止是在臺灣,世界各國也都出現嚴重的通膨問題,比方說,美國4、5兩個月的CPI分別達到4.17%與4.99%,聯準會預估今年美國全年的CPI上漲率會達到3%。另外,美國4月分的WPI也達到9.48%,5月分的資料還沒有出來,但是從全球物料價格及運輸價格都大幅上揚的情況來看,其5月WPI應該也不會太低。中國大陸5月分的CPI情況較好,只有1.3%,但是WPI也高達9.0%。也就是說,這一波的通膨不是隻在臺灣發生,其實全世界都出現通膨的現象,而且CPI與WPI同時出現,這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造成這一次全球性通膨有幾個主要原因,首先是因爲去年全球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大幅萎縮,全球經濟成長率爲-3.5%;而今年全球的經濟開始大反彈,國際許多機構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5%。在需求快速增加的情況下,造成物價上漲的壓力。其次,因爲經濟反彈力道很大,而供給無法立即跟上來,於是WPI也應聲而漲,現在全球原物料、電子相關材料及運輸服務等價格都大幅上升,反應的就是供給不足的問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美日歐盟等國家爲了刺激經濟,一方面大幅增加政府支出,擴大需求;另外一方面,又大量增加貨幣供給,所謂的貨幣寬鬆(QE)無上限,形成推動通膨的最主要力道。比方說,去年美國疫情嚴重,川普已經投入大量的紓困資金,沒想到今年初拜登接任後,美國紓困和振興經濟的力道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的更多。拜登先拿出1.9兆美元的紓困方案,大約佔美國GDP總量的2成;然後,拜登又拿出2.25兆的「美國就業方案」和 1.75兆的「美國家庭方案」,來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這些大量的財政支出未來會形成有效需求,剌激經濟的成長;另一方面,則會造成物價上漲的壓力。

同時,聯準會過去持續推動的QE無上限政策,已經讓美元的供給大幅成長,其中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底的一年期間,美國M1成長率高達337.4%;M2成長率較低,但是也達到24.3%,這對於美國而言也是非常高的成長率。在商品需求與貨幣供給都大幅成長的情況下,出現通貨膨漲幾乎是必然的事。另一方面,由於需求來得很快,而供給在短期之內跟不上來,於是WPI也接着上漲,因此又會進一步推升CPI。看來在未來的幾個月,全球通膨問題應該很難立即消失

臺灣通膨雖然沒有美國嚴重,但是因爲臺灣長期物價穩定,再加上薪資停滯,因此一點點的通貨膨漲都會形成很大的反彈。尤其是現在臺灣正面臨嚴重的疫情衝擊國內餐飲旅遊和其他相關服務業正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但是他們必需同時面對原物料上漲的困境。最近以來,臺灣的蔬果糖價沙拉油等價格大漲,對於餐飲相關服務業衝擊都很大。雖然主計總處說因爲臺灣去年基期較低,造成現在物價上漲幅度較大,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和緩一些;但是,如果國際原科價格持續居高不下的話,臺灣的WPI可能還是在高檔,會進一步推升CPI,這是政府部門應該要密切注意的。

在面對隱然成形的通貨膨漲下,政府部門有兩個政策可以考慮:第一,去年以來臺灣M1A的成長率接近20%,現在應該可以考慮是否該降低一些,以減少國內的資金供給,來抑制一部分的通膨壓力。第二,因爲去年以來,臺灣的出口表現一直不錯,順差也大幅增加,因此政府可以考慮讓新臺幣擴大升值的幅度,因爲新臺幣升值等於調降進口原物料的價格,減少所謂的輸入型通貨膨漲。這些政策應該都可以立即產生抑制通膨的效果,值得政府部門仔細考慮。(作者爲政大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