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無名英雄 真相難還原──1949臺海風雲大嶝島戰役之1(方述斌)

(圖/方述斌提供)

發生在民國38年10月9日的「大嶝島戰役」、10月15日的「廈門戰役」以及10月24日的「金門戰役」(俗稱古寧頭戰役)乃是國府被迫從大陸全面撤臺後,共軍信心滿滿地準備解放臺灣本島前夕,發動環環相扣的終極三步連環殺手棋。短短不足一個月時間,在這片大約300平方公里的地域,國共雙方便有超過十萬條人命悉數葬身於此。

非常幸運地,國軍在最後一場的「金門戰役」中守住了,不僅保住了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政權,更讓全臺人民倖免遭遇毛澤東爲了整肅異己,在民國40年和41年發動的專門製造冤假錯案的「三反、五反」運動,以及民國55年掀起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今日的臺灣人民理應感謝那些曾經參與這3場戰役的每一位國軍弟兄,不論當時他們的番號是隸屬第12兵團或第22兵團。大家尤其必須致敬的是,那些爲了臺灣人民的安全和福祉,義無反顧地在戰場上英勇地奮鬥和犧牲,卻未曾在「古寧頭戰史館」留下任何名和姓的真正熱血英雄!

多年來,臺灣社會對於「金門戰役」的認識,多半源於戰後成立的「古寧頭戰史館」內部的展示和記述,加諸當時層峰的政治考量和遷臺後成爲國軍主流勢力的土木系成員的長期影響,這場勝利的豐功偉業從最初開始便已毫無懸念地定調給了第12兵團,此舉因此引起了同樣曾經參與此場戰役的一些第22兵團官兵的心生不滿,不過身處威權時代,心中即便暗藏天大的委屈,亦無人敢於放肆暢言。

民國73年「古寧頭戰史館」成立以後,隨着諸多參戰者參觀後提出的質疑和不滿,戰史館陸續在展出的內容上做了一些有限度的修改。等到民國76年7月臺灣全面解嚴和77年元月蔣經國逝世以後,跟隨着部分存活第22兵團官兵的不滿聲浪日益高漲,國防部做了較大程度的妥協,象徵性地把昔日第22兵團25軍轄下的第40師師長範麟、第45師師長勞聲寰以及第201師師長鄭果的肖像,以曾經參戰有功的名義加掛了出來;後來又因當事者家屬的積極爭取,陸續又把第22兵團的某位參戰團長的名牌也加進展示館,諸如種種此類情事,除了予人領略當局擠牙膏似的被動操作手法之外,也長期留給後世「會吵的孩子纔有奶吃」的負面觀感,讓人感嘆軍事原來也只能是服務政治的工具,至於世人最企盼的真相實貌,似乎只有靜待時間的流逝才能漸漸浮現出來。

2019年臺灣的「時英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最長的一夜》,今年初,中美兩地的防疫隔離政策終於開始逐步解封,趁着拙荊麗雯回臺省親及歡渡舊曆年之便,特地去誠品買了一本回美細細研讀,對於該書策畫沈啓國緬懷沈父的孝思,筆者心中萬分感佩。不過原本以爲該書是一本深度探討「1949年金門戰役」的最新學術性研究成果,內容必有發人深省的新事證與新發現,孰料卻是一本彙集了一些不同人物在過去坊間已經發表過的文章合輯。

書中大部分文章都依各篇作者自身的片段回憶各抒其懷,不少內容除了缺乏文件和資料的佐證之外,亦難脫「各人手中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遺憾。書中有些文章的說法,不但毫無系統可言,彼此間甚至出現相互矛盾之處。而且不知是有些作者的記憶不清或基於其它特殊考量,竟然存在部分參戰主官與部隊番號和事實根本兜不攏的暇疵。書中部分往事空憑當事人主觀的事後回憶,卻無端造成多年來的以訛傳訛和張冠李戴,不但讀之令人惶惶不安、惋惜十分,更讓一些往事的真相叫人愈看愈模糊了。

(作者爲海外作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