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挑戰 青年好機遇

我與“挑戰杯”的故事主題沙龍上,前來傾聽分享的大學生們。付欣寧/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呈宣 孫海華

從上屆的142.4萬名學生參與到今年增至308.1萬;從33萬件作品報名參賽到今年上漲至39.9萬;從1542個項目突出重圍到今年1947個團隊闖入決賽……一組組向上攀升的數字背後,是青年與日俱增的創新創業熱情。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在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鳴鑼開賽,一大批創新創業項目讓人耳目一新。

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關注時代進步需求。本屆賽事對多條賽道進行了擴充升級,將量子技術、綠色低碳等新內容吸納其中,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鄉村振興主題,專門開闢了兩個專項競賽,引導青年擇定創業新方向,幫助青年發現創業好機遇,找到釋放青春動能的廣闊天地。

“我們的項目是要給農民提供價格低廉、實用有效的農藥”“我們主要是想爲港航貨物運輸提效降本”“我們覺得用智能算法賦能考古修復大有可爲”……“挑戰杯”賽事在升級,青年人創意在進步,青年創業者們帶着更富時代使命的創業項目,走上了挑戰自我、青春逐夢的賽場。

科創報國 努力啃下硬骨頭

“國家爲了購買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每年都要花很高的價錢,還一直被國外遏制,牽着鼻子走。”華東理工大學“理芯半導體”創業團隊的成員吳振虎告訴記者,“我們想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我們中國能早日造出屬於自己的高端芯片製造設備,不再受制於人。”

爲了這個目標,團隊十幾名同學先後走訪了數十家芯片和機臺生產廠商。“我們發現,國外進口的溼法刻蝕機臺製造產品的良品率能達到90%,而國內的機器,良品率卻較低。”在追根溯源的過程中,他們找到了癥結所在。

“其實通俗來說就是整臺機器裡缺少一個氣泡發生裝置。原來的國產機器是沒有這個零部件的,這就導致了生產過程中副產物無法及時去除,堆積後影響了存儲芯片的良品率。”吳振虎說,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氣泡發生裝置,國內很多廠商嘗試進行國產化替代,但是均未成功。

聚焦於芯片溼法刻蝕過程強化技術及裝置開發,歷經100餘篇文獻專利調研、數月公式推演、千餘次發泡實驗、百萬核時超算模擬……華東理工大學“理芯半導體”創業團隊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成功研發出了溼法刻蝕機臺的核心部件——N2氣泡刻蝕強化裝置。

帶着這項打破外資企業技術壟斷、解決國家“卡脖子”難題的創業項目,“理芯半導體——國產化氣泡溼法刻蝕裝備引領者”,這羣埋頭苦幹的年輕人,闖進了“挑戰杯”的全國總決賽。

每一名進入科創賽道的參賽選手在談到創業初衷時,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共同的心聲——“科創報國”。

在南京理工大學“永磁之王”團隊的項目簡介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國之所需,吾志所向,我們將深耕永磁材料研發製造,躋身全球稀土永磁頭部企業行列,突破下一代戰機升級壁壘,守衛國防安全,牢牢把握制空權!”

“每一代戰機性能的提升,都離不開航發系統中永磁電機的更新迭代,當戰機達到機動極限時,電機因高速運轉而快速升溫。因此,作爲永磁電機的關鍵部件——稀土永磁體,需同時滿足強磁性和耐溫性的嚴苛要求。釹鐵硼永磁是現今公認的最強磁體,被譽爲‘磁王’,是實現超高功率永磁電機的首選方案。”團隊成員吳建澤介紹。

“永磁之王”項目在釹鐵硼永磁耐溫性和保持高磁性方面,突破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這些技術最廣泛應用的場景,正是科創報國最需要的領域之一——國防軍工。

作爲前沿關鍵材料的“永磁之王”一直備受關注,“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項目已經和3家投資機構有過接觸。團隊成員一致認爲,這是一項關係着國家國防未來的技術,未來我們會堅定選擇國企和央企進行合作,讓這項技術最終報國。”談到項目落地時吳建澤說。

鄉村振興賽道百花齊放

“我來自黑龍江,我的家鄉有着肥沃的黑土地,小時候我經常跟着家人走進稻田裡,小孩子總是興奮的,但農民們因爲害蟲臉上總掛着擔憂的表情。”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李田瑀說,稻田裡有害蟲這件事,深深刻在了他的腦子裡。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心裡就萌生了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想要去改變這一切。”帶着這個願望,李田瑀在大一時加入了華東理工大學“蜂谷安”創業團隊。

他們走訪了531家農戶,收集到846份問卷後發現,蟲害仍是造成糧食減產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主要是現有殺蟲劑普遍存在蟲害防治不徹底、毒性高、使用成本高等難題。沒有一款好用的殺蟲劑適合現在的水稻生產。”李田瑀說。

爲了攻克這個關係着糧食產量、農民收入的難題,團隊在實驗室進行了超過300次實驗,從500餘個化合物中,篩選得到了“雙烯蟲啶”,研製出了結構獨特的新菸鹼殺蟲劑,這種殺蟲劑的活性較傳統吡蟲啉提升了10倍。

這個在未來可能幫助千萬農民增產增收的創業項目,進入了今年“挑戰杯”的決賽。

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在今年“挑戰杯”鄉村振興組的決賽上,就涌現出了433個匯聚青年智慧、促進鄉村發展的好項目。來自各個高校的青年創業隊伍,個個都有絕活兒。

“原來傳統藥物的售價是每頭牛60-70元,現在我們能讓養殖戶每頭牛節省至少一半的開銷。”寧波大學“熙寧牧業”團隊成員葉健淋告訴記者,他們研發的預防用飼料添加劑和治療用混懸劑,攻克了肝片吸蟲臨牀治療對童蟲無效、耐藥性高且治療效果差、缺乏預防方式的痛點問題,解決了許多養殖戶最頭疼的事兒,實現了肝片吸蟲病從源頭的防控。

給牛羊治病,幫村民增收。寧波大學“熙寧牧業”團隊的產品已經投放到了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很多西北地區養殖戶的手中。

“實驗和研發確實是枯燥的,但整個過程一步步發現,一步步突破,一步步挑戰自我,走上‘挑戰杯’的賽場。我們也在整個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成就和使命感。”葉健淋說,“期待我們的產品進入到更廣闊的鄉村,幫助更多的養殖戶。”

“小衆”產業走進“大衆”視野

在今年“挑戰杯”的賽場上,記者發現了一位特別的創業者:90後小夥兒劉鑫當起了海底的“放射科醫生”。

2017年,劉鑫選擇大學生入伍,開啓了兩年的軍旅生活。“我當時在福建服役,海訓的時候目睹了成片散發着奇妙色彩的珊瑚礁,那個時候就喜歡上了這種生物羣落。”也是在那時,劉鑫瞭解到了珊瑚礁的危機:如此絢麗的珊瑚礁,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白化。

退伍復學後,劉鑫選擇鑽研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組建起了潛入深海、保衛珊瑚的科研團隊。

“我們實地調研了科研院所、環保組織、環保企業等13家單位。真的非常痛心,病變正在讓珊瑚礁大面積退化,它們形態、色度的變化,類似於一種癌症,黃金治療期很短,一旦錯過,它們很難再被治癒。”

給珊瑚礁治病,早篩早治是關鍵。

但劉鑫發現,目前監測珊瑚礁的很多技術還沒辦法滿足監測需求,往往是細微形變看不準、細微色變看不清、精細普查拍不快。當發現病症時,往往已經是晚期。

爲打贏這場關於希望與重生的戰役,劉鑫和團隊成員吃盡了苦頭,“我們的產品剛做出來的時候,沒人相信。一羣學生,大家自掏腰包,在東山待了6個月,我每天開船去海上放設備。大家過去都很少出海,暈船嘔吐是最大的挑戰。”回想起那段經歷,劉鑫笑道。

如今,團隊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他們的核心產品“巡礁衛士”1號,通過三維-光譜協同成像設備+定製化數據平臺,已經能夠實現設備定點與巡航模式的靈活切換,滿足大面積、全天候、精準化篩查需求,實現高效大面積的珊瑚疾病早篩。

在“挑戰杯”決賽的賽場,劉鑫對自己的項目很有信心。今年6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於加強珊瑚礁保護修復的通知》,“巡礁衛士”正是切中了國家戰略需要。

科技賦能文化保護展現傳承力量

北京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戚正浩第一次見到秦兵馬俑碎片的時候,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種感覺確實是很震撼,有些碎片真的很小,隨便放在一個土堆裡,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還有一些細碎程度,真的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用考古人員的話來說,這些就不能按幾片來算了,而是幾斤。”

當穿越千年的秦代軍陣展現在世人眼前時,每個人都會爲中華千年文明而感到自豪。但爲了拂去秦兵馬俑千年歲月的痕跡,讓他們能夠完整清晰呈現在世人眼前,自1974年起,無數考古專家付出了時間和心血。

“考古人員多年來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大量經驗後,對比一下紋理,就能知道碎片在哪兒。但是隨着文物修復工作的日益深入,新的問題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碎片紋理沒有那麼清晰,或者本來就沒有紋理,怎麼辦?”戚正浩和團隊成員在調研後發現,這是阻礙修復工作進度的堵點之一。

爲了喚醒更多沉睡的古代文物,他們多次到秦兵馬俑考古現場開展調研,前後共採集了1200塊殘片信息,建立了兵馬俑殘片數據庫。在各類算法的不斷試錯、優化、推翻、重建後,北京建築大學的青年創業團隊用4年的時間,開發了一種深度學習與頂峰淹沒搜索算法的點雲拼接方法。

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固定住一個殘片,然後用另一個殘片旋轉靠近,尋找最佳拼接位置,最後以點雲平均間距來判斷拼接結果。

戚正浩介紹,“我們的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用時短、應用範圍廣、拼接效果好的優勢,一方面可以拼兵馬俑,另一方面它的包容性比較強,理論上來說只要是需要拼接的碎片,我們這個算法都能夠拼。”

從最初的一項學術課題,到如今,準備創業成立公司,戚正浩認爲,投身文旅產業也一樣大有可爲。“我們很榮幸,能夠參與到文物保護的工作中去。無論是秦俑、漢俑、瓷器……相信我們的項目還能讓更多的文物‘活’起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