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墊底》李律/聊聊生孩子這件事 是生育、生欲還是生欲?
●作者/李律
生育率數字再度成爲新聞。先是前一陣子公佈的今年一月新生兒數量首度跌破10,000人,接着是臺灣的人口淨成長首度爲負值,在2020年臺灣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人口負成長。
今天的新聞則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爲什麼是他們啊?我以爲他們只有每天在抓傑森包恩或是顛覆南美洲左派政權啊......)公佈全世界各國今年的生育率預測,在227個國家地區中臺灣排名世界倒數第一。
▲美國中情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227個國家或地區中,生育率最低的將是臺灣。(圖/翻攝自CIA官網)
但今天的文章沒有要討論出生率下降對策啦,也沒有要討論房市、經濟、貨幣、通貨膨脹這些東西。只是單純來聊聊生孩子這件事而已。
攤開臺灣(中華民國)的內政部人口統計,臺灣的生育率高峰有兩波,第一波在戰後嬰兒潮、第二波在1970年代中後期,也就是戰後嬰兒潮的第二代。
▲臺灣從1959-2020年的出生人口數。(圖/翻攝於國家發展委員會)
戰後嬰兒潮顧名思義是從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開始起算,當時因爲重新回到承平歲月,也因爲戰後百廢待舉,所以各項重大建設與投資帶來全面性全球化的經濟景氣,也因此讓當時的年輕人有充分的誘因可以生養小孩。
這一波戰後嬰兒潮比較廣義的年份推算大約在1945-1965年之間,這個區段出生的小孩都可以歸算在廣義的戰後嬰兒潮當中。
從臺灣的出生統計數字來看,自1955年到1966年之間(民國四十四年到五十五年之間)的這十二年間,每一年臺灣的新生兒人口年年都超過40萬人(其中只有1957年例外,但也有39萬人)。
其中1963年(民國五十二年)更是來到當中的高峰,當年的新生兒來到42萬7212人。這也是我國出生人口統計史上最多人出生的一年。
到了1970年代中期,隨着臺灣的產業轉型與正好遇到世界工業發展的產業代工雁行理論時期,臺灣正式進入成爲全球化貿易生產體系當中的一員,大量設立加工出口區與早期的資訊面板代工廠等等。
▲隨着臺灣大量設立加工出口區,不少女性離開家鄉到加工出口區工作。(圖/繼往開來 加工出口區40年特展)
大量的農家女性離開了家鄉到大城市市郊的加工出口區與工業區工作。在城市裡獨立工作賺自己個人的薪水,有別於農業生產大家族的家族經濟,在工廠當女工有薪水、有休假、有個人休閒生活,也有時間有機會談戀愛,最終組成家庭,這又促成了第二波嬰兒潮。
第二波嬰兒潮中,從1976年到1982年(民國六十五年到民國七十一年)之間,同樣是每年都有超過40萬新生兒出生(唯一的例外是1977年,但同樣也有39萬人),其中的最大值落在1976年,那一年是龍年,出生數達到42萬5125人。
40萬人有多少?大概是一箇中和區的人口、或者是一個新莊區的人口。
像我出生在1978年,我們那一年同樣也有41萬多人,我們當中絕大多數的小孩幾乎都有一個大我們兩歲的哥哥姊姊。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年出生的人,很多都是爸爸媽媽爲了拚一個「龍子」生出了我們的哥哥姊姊,然後後來生完第一胎後很容易又懷孕,所以就隔了一年又生了第二胎。
所以到了1980年代我們這些第二波嬰兒潮的小孩開始念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有各種的學校爆滿傳說,尤其集中在臺北縣(我已經不知道現在的讀者會有多小了,還是抱着服務的心態補充一下就是現在的新北市)。
▲萬華老鬆國小學生人數最高曾到1.1萬。(圖/翻攝老鬆國小官網)
比如說萬華的老鬆國小、永和的秀朗國小都曾經有學生數破萬的紀錄。我小時候唸的新莊國小,一個年級有27班,基本上沒有辦法全校一起升旗,因爲人太多了站不下,所以都是採取每天有兩個年級到操場升旗,其他年級在走廊升旗的制度。
簡單地說,我們國家目前遇到的第一個危機,就是第一代的嬰兒潮正在大量地退休,假如我們把65歲定爲法定退休年齡,那今年就是1956年出生的40多萬人們退休的一年。
前面講過了,從1955年開始到1966年,每年都有40萬到42萬不等的新生兒,從去年開始,會以每年都有40萬人從勞動人口變成被扶養人口,接下來的12年間,我國2350萬人中總共會有500萬人從勞動人口變成被扶養人口。
你看到了嗎?這幾乎是我國四分之一的人口喔!!!
▲隨着第一代嬰兒潮正邁向退休生活,也使得臺灣面對勞動人口的挑戰。(圖/記者李毓康攝)
但是這不會是最可怕的危機,因爲未來的十年第二波嬰兒潮大約是在40-50歲之間,還是有勞動力的,這些300多萬人的勞動力還可以勉力維持我國的經濟生產(只是生產力會大不如前而已)。
等到2041年,民國六十五年次的龍年寶寶們開始退休了,我國的勞動力會真正呈現雪崩式崩潰,在接下來的十年間,我國的勞動人口會開始低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這個時候纔會是我國的真正危機,真的是一個人要養四五個人的時代。
先不要管甚麼獨立建國了,我們準備好面對這件事了嗎?
***
不過前面說過了,其實我不是來恐嚇大家的,我今天本來發文的動機就是要談生孩子這件事。
前面說過臺灣的第一波嬰兒潮高峰出現在1950年代,這可能跟亞洲國家在戰後逐步從戰場的廢墟中重建,救濟資源、資金匯聚、景氣復甦的腳步都比歐洲慢很多,所以如果去看歐美的第一波嬰兒潮,他們的人口數就很忠實地反映在1940年代的人口增長上。
基本上1940年代出生的嬰兒潮對於二十世紀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假如說二十世紀的後半是在他們這一代手中型塑的也不爲過。
1950年代的郊區家庭型態、搖滾樂文化、1960年代的青少年大衆文化、反體制文化、嬉皮文化、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青少年次文化、反社會風潮、無政府主義、1980年代大幅發展的視覺文化、新自由主義、1990年代的新冷戰格局......每一波巨大的風潮,都跟這個世代有巨大的關係。
▲60年代,傳奇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帶起的「Beatlemania」(披頭四狂熱),被視爲是現在追星文化的起源。(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我大約在大學的時候,瘋狂地對1960年代的反體制運動的歷史產生狂熱的興趣,不管是看村上春樹的小說提及的美日安保抗爭、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巴黎68學運、美國1967年的嬉皮運動與愛之夏、後來的反越戰運動、黑人民權運動、性別解放運動、69年的Woodstock等等,許多20出頭的年輕人被拱上了羣衆的頂峰,他們是最早出頭的團塊世代的英雄。
後來我慢慢發現,他們不是戰後出生的,這些在60年代的狂潮中佔領着英雄地位的年輕人們,其實很多是在大戰時期出生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被整個嬰兒潮世代奉爲神明的披頭四,他們的出生年份分別是:
John Lennon:1940年Paul McCartney:1942年George Harrison:1943年Ringo Starr :1940年
出乎我們所料的,披頭四全員都是在大戰時期出生的。而且不光是披頭們,就舉1960年代最重要的三個早逝的偶像,如神祇一般地被當代的青少年們膜拜的「傳說中的3J」,一樣是在大戰時期出生的:
Janis Joplin:1943年Jim Morrison:1943年Jimi Hendrix:1942年
所以我當時就忍不住懷疑,所謂的「戰後嬰兒潮」,說不定戰後並不是所謂的必要條件,而在大戰時出生的小孩也不一定少。
「在戰爭方酣的時候生小孩」這種想法乍聽之下很反直覺。畢竟大戰是一個非常狀態,不單單是物資需要靠配給制,而且大多數男人都上戰場了,也沒有任何可靠的情報知道戰爭哪一天會打完,無論如何在這時候選擇生小孩不但異常辛苦而且搞不好養不大,其實是很不明智的決定。
但是再仔細想一想,戰爭的時候生小孩說不定反而是種趨勢。第一個客觀環境是戰爭時期大多數的娛樂都是禁止的,很可能還會有宵禁,長夜漫漫還能幹嘛,就只能生小孩了。
其次,我覺得有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戰爭的殘酷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命運的無常。昨天好好見到的人,今天不小心踩到地雷就死了;鄰家看着長大的孩子,到了前線就戰死了。
有人坐船遇到潛艇攻擊就死了,有人出門遇到大轟炸也被炸死了。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死法離開人間,這讓每個活着的人每天都要面對死亡的焦慮。
正因爲死亡的焦慮,他會讓人們激發出生物的本能,就是在死去之前起碼要留下自己的基因、留下後代。
最後的最後,跟一切的客觀環境、景氣、責任、生物遺傳都沒有關係,我還想到一個也許是最重要的原因:慾望。
當我們的生命被逼上絕路的時候,我們對於生存的慾望,會以非常原始的形式爆發出來。
就像我完全可以體會爲什麼杜甫最後是撐死的。
多年前在陳儒修老師的課上討論到了李安的電影《色.戒》,尤其是其中的一幕性愛戲。當然媒體的焦點都放在迴紋針這種體位招式上的探討,但是在儒修的討論裡,他把焦點放在那一幕戲裡面易默成與王佳芝的生存之慾。
當然從歷史的角度、文學的角度、影像語言的角度,這些在無限堆砌的觀點中可以一層一層地去分析文本的深意,但是儒修只說,在那場戲裡,他看見的是「赤裸裸的生之慾」,在不知道明天是否就會死去的時代裡。
眼前的這個人到底是敵是友、可不可以相信、有沒有明天都不重要了。
是以這也是電影史上最火熱、最臉紅心跳、最暴力、最恐怖、最驚心動魄,但細究本質上卻是最深層的悲哀,的一場性愛場景。
▲《色・戒》劇照。(圖/《色・戒》劇照)
生小孩這件事是非常高度社會化的事。生一個小孩不只是懷孕十月的痛苦,還有18年的教養與養育的重責,還有,長達一輩子的,學習放手的功課。
但是生孩子的原點也可以是非常本能的、生物性、原欲的。
生、與性、與死,總是像命運三女神、連體嬰一般地緊密接連在一起。
或許這三件事,在這個高度自動化、工業化、現代化的社會裡都與我們保持一層安全的距離。在橡膠的薄膜裡我們感覺安全。一如在保溫箱與在棺材裡。
熱門點閱》
► 生育率墊底》吳崢/社會價值轉變 「爲什麼要生小孩?」已成繞不開課題
► 生育率墊底》藍弋豐/預設人口一定成長 纔是最大的問題
► 生育率墊底》林靜儀/與其整天催生 不如補足公、幼托 並聽聽女性想法
► 溫朗東/鬼滅之刃是一羣胸無大志的人 無奈反抗的「超級小市民」故事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李律」臉書,原標題爲「生之慾」,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