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專題五 | 社區團購源流考:新“千團大戰” 情從何處起?

編者按:

社區團購是互聯網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躍進”,互聯網巨頭們第一次全部攜巨資入局。這背後有着怎樣的市場機會?有着怎樣的商業邏輯?又將有着怎樣的競爭未來?

地歌網、lT老友記已歷時數月觀察與調研,並將在近期持續提供該領域的報道,希望能夠於行業有益,於經濟有補。

在此,也歡迎所有業界同仁參與評論,不吝賜教;當然,更歡迎高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故事,我們將在地歌網、IT老友記同步刊發。

物有本未,事有終始。我們將客觀報道行業事實,並以持續探討規律爲己任,不負準確、專業、建設性的內容理念!

來源 | 地歌網

作者 | 李明軒

(頭圖爲長沙某社區團購自提點)

2020年春天,如果你去到合肥,見到藍色捲簾門緊閉的便利店,那或許是曾經人頭攢動的大蘿蔔。這家2016年成立的社區團購平臺,高峰時曾斬獲1億美元融資,全國開店一千多家。

但兵敗如山倒,資金流緊張的呆蘿蔔在2019年底申請破產重組,那些正在運營的門店,一個個被關閉,那緊閉的鐵門上往往還掛着紅色的宣傳海報:呆蘿蔔來到你身邊。

“青山綠水,江湖再見”,呆蘿蔔的陣營中流行着這樣的口頭禪。

同樣,在去年下半年,由湖南最大檳榔生產製造企業“口味王”投資數千萬元成立的社區團購平臺“享多多”,開始在長沙拓展團點,半年時間裡,僅開出280多個團點。

享多多旗下,整個長沙只有10名BD(商務拓展,即開拓團點的員工),但享多多計劃要擴展到100名BD,而在享多多辦公室的一本筆記上,有人密密麻麻記錄着對各小區競對團點的調研情況,他們的重點觀察對象是“興盛優選”。

興盛優選,這家長期紮根湖南市場的零售企業,在2017年發力社區團購,截止到2020年底時已在長沙佈下7萬個團點,它也是從社區團購首輪洗牌中“死裡逃生”的平臺,但如呆蘿蔔一般曾經風光過的大量社區團購創業者,如今已物是人非事事休。

有人起、有人落,社區團購依然是烈火烹油。

早在2016年,社區團購在長沙露出萌芽;2018年,風投資本的涌入將社區團購創業推向第一波高潮;但半年後,行業迅速洗牌;直到2020年下半年,互聯網三巨頭親自下場,社區團購被推向第二波高潮。

短短五年時間,社區團購經歷了谷底與瘋狂,並在互聯網巨頭的加持上,使得戰爭升級到了最高規格:社區團購成爲2020年中國互聯網領域最大的風口,拼多多、京東商城、滴滴出行、騰訊、阿里巴巴、美團、蘇寧易購等巨頭殺入這一陣線,而據市場消息,字節跳動、百度亦在路上……

初創企業迅即或死或降,傳聞中所有互聯網巨頭們基本都準備了超過百億資金,不約而同地殺入社區團購領域,這是怎樣的市場機會?這是怎樣的商業邏輯?這是怎樣的市場未來?

一切都有待時間來定論,但追本溯源,這場號稱新“千團大戰”的商業遊戲,情緣何而起?

風爲何起?

星分軫翼,長沙福地。

五年前,社區團購就在長沙燃起星星之火,四五十家社區團購平臺發展的團長們,不約而同地選擇通過微信羣,推廣各種團購商品,一些平臺甚至直接殺到農貿市場,拉買菜大媽加入平臺。

最早期,社區團購平臺還是“小米加步槍”的土路子,比如訂單需要團長手動統計再報給平臺,否則就無法發貨;新加入平臺的團長要交5000元押金,才能得到區域“保護權”。

但改變者很快出現。

2017年,長沙本地的興盛優選轉型社區團購,相比於重點發展寶媽的其它平臺,興盛優選直接將便利店店主作爲首選團長,這得益於其在湖南已有上萬家的芙蓉興盛便利店,而在發展團長時,興盛免收團長押金,還取消了 “保護政策”。

“不保護是什麼概念?只要你想做都可以”,你我您創始人蔡周全曾這樣告訴媒體。

同時,當各家平臺還用手抄方式統計訂單時,興盛就建立起了統計訂單、減少錯誤率的後臺系統,其後創業者入局社區團購,開始向系統開發的工作人員要求“照着興盛的系統來做”。

雖未搶佔先發優勢,但以線下店爲地基的興盛優選,財大氣粗,快速在湖南市場站穩腳跟。截至去年11月的數據,興盛優選已覆蓋17個省份,126個地級市。

圖片

(興盛優選在湖南邵陽邵東市的宣傳海報)

興盛身後,一批玩家在2018年前後次第入局。

2017年12月,媒體人出身、原本來生活的副總裁戴山輝創立食享會;

2018年3月,水果新零售品牌“鮮果壹號”創始人肖志龍,創辦社區團購平臺“鄰鄰壹”;

2018年5月,湖南本地快消品B2B平臺“新高橋”孵化社區團購平臺考拉精選;

2018年6月,社交電商“有好東西”內部孵化十薈團;

2018年8月,同程集團內部建立社區團購平臺“同程生活”;

……

企查查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僅主流社區團購平臺就高達40多家,其中二三線城市創業平臺佔比65%;僅長沙市一度就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他們拉上幾十個微信羣、再去當地最大的紅星批發市場轉一圈,就能迅速開團。

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平臺,更吸引着熱錢涌入。

2018年8月,鄰鄰壹完成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數千萬元種子輪融資;

2018年8月入局的松鼠拼拼,成立3個月後便斬獲3000萬美元A輪融資;

2018年11月,格家網絡(環球捕手是其主要平臺)旗下社區電商平臺「小區樂」宣佈完成1.08億美元A輪融資;

2018年12月,同程生活宣佈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8年社區團購行業公開融資事件 23 起,披露融資金額達到 16.7 億元,快速融資背後還伴隨着激進增長,2018年,食享會、你我您月交易額在當年11月底破億元,鄰鄰壹交易額環比增長超過50%,十薈團用5個月拓展了20座城市……

社區團購業內人將此稱之爲“魔幻2018”。

如今再看這場起於2018年的社區團購小高潮,實際是電商模式的一次深入創新,在一二線城市互聯網習慣高度成熟、獲客成本居高不下時,以拼多多爲代表的“新社交電商”模式扛起了新的大旗,通過社交流量迅速撬動下沉市場。

但拼多多的運營數據卻呈現另一個特徵:湖南尤其是長沙本地,其生鮮與農產品市場持續低迷,甚至一度出現大幅下滑!

敏銳的拼多多找到了答案:以線下社區爲社交關係基礎的社區團購電商,活生生搶奪了大量的拼多多訂單。

“叔”可忍,“嬸”不可忍。

仔細調研社區團購邏輯之後,作爲互聯網新晉巨頭的拼多多,迅速推出了多多買菜,而早在去年6月,滴滴旗下橙心優選在成都試水社區團購,成爲巨頭們殺入社區團購的先聲。

今日資本徐新曾在2015年就曾直言:“生鮮是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得生鮮者得天下”。

但彼時,徐新還沒有找到破解生鮮電商的鑰匙,或許時至今日,她知道了答案:社區團購。

擠出泡沫

松鼠拼拼這家公司是站上過巔峰的。

2018年8月才入局,3個月內融資3000萬美元,再3個月又融資3100萬美元;到2019年1月,松鼠拼拼全國直營城市50座、代理城市超100座,GMV超過1億元。

圖片

(松鼠拼拼融資發佈會)

1億元GMV是道坎,邁過億級大關後,這彷彿也爲松鼠拼拼埋下了失敗的註腳;自此以後,松鼠拼拼的GMV曲線,再也沒有上揚過。

有松鼠拼拼前員工曾向媒體透露,2019年快速開城後,公司內部的組織效率還未能跟上快速擴張的步伐,而公司在管理層面開始搖擺不定,戰略也頻頻轉變。

很快,在GMV過1億的近7個月後,松鼠拼拼被曝出現大規模裁員;去年1月,松鼠拼拼總部在一夜之間人去樓空,搬空前一天,還有員工在爲年貨節的營銷策劃而忙碌着。

出生時往往轟轟烈烈,但敗退時卻悄無聲息。

無獨有偶。小區樂,這家號稱曾拿到社區團購行業金額最大單筆融資的平臺,在2019年時還頻頻登上“社區團購十大平臺”之類的榜單,但如今打開小區樂的小程序,同樣是“人去樓空”。

死亡是社區團購先烈們的最差結局,規模縮減、合併,往往已經是彼時社區團購玩家的最優出路。

2019年6月,你我您的供應商賬期已經由一週延長至半個月;鄰鄰壹退出多個江浙地區城市,包括南京、泰州、南通和寧波等。

很快,社區團購第一波合併潮到來:2019年8月,十薈團合併你我您;2019年12月,食享會還曾與松鼠拼拼商討合併;2020年7月,同程生活和鄰鄰壹完成合並。

合併止損,對於賽道內的中小玩家來說,這是紓困現金流難題的上上策。但時間回到三年前,投資人、創業者都一致認爲,社區團購是離交易最近、最能迅速盈利的賽道。

食享會還曾公佈過一組官方數據,在單一地區內,其供應鏈損耗約1%,配送成本爲0.5元/單,履約成本低於0.5元/單。刨除團長佣金,最後淨利率約在5%-10%之間。

賬並沒有錯,但卻是理想下的系統狀態。

這一理想狀態的核心支撐因素就是“本地市場”,生鮮品類損耗大、毛利低,但只要單一地區倉配物流體系成熟,團點密度和單量達到盈虧平衡線,社區團購平臺實現本地盈利並不困難。

但社區團購會面臨的普遍難題就是“規模不經濟”,一旦面向全國市場,供應鏈和物流成本陡增,而團點密度和單量又是緩慢增長;剪刀差的出現,就會把大量中小社區團購玩家,拖入現金流崩盤的深淵。

如此這般,“死亡”也在所難免。

如今再看興盛優選、十薈團等挺過來的大玩家,其在銷售、物流等各環節都以盈利爲第一指向。例如被阿里投資之前,十薈團團點的銷售額考覈一直是7天3000元,謹小而慎微。

物流方面,興盛優選很早期就在長沙建立起“共享倉-中心倉-網格倉-自提點”的配送網絡,並且在兩年的時間裡不斷加固,逐步趨於穩定且成本可控。

同時,興盛和十薈團在拓展自提點時,都採取了類似的微商裂變模式,興盛優選的BD甚至沒有底薪,收入完全來自拓團的銷售提成。

不斷壓縮成本、拉高毛利,十薈團和興盛最終活了下來。

“規模不經濟”困擾着社區團購平臺,裁員、倒閉和合並彷彿是給曾經火熱的社區團購賽道,展開一次“擠泡沫”運動;但當行業競爭趨於穩定,十薈團和興盛走入穩健擴張階段時,戰火再次被互聯網巨頭們所點燃。

新“千團大戰”

社區團購這池春水爲何會被再次攪動?

實際上,經過三年戰事,生鮮電商賽道還是沒有領頭羊品牌;這也不難理解,生鮮屬於非標品,更重產地,不重品牌,建立全國統一的經銷網絡本就極爲困難。

再加之傳統的果蔬銷售鏈路中,經銷、分銷和批發市場等中間環節層層加價,但最終卻讓消費者來買單;這一傳統鏈路有待變革。

於是乎,社區團購新的商業模式立足起來。

剛需、高頻,且容易撬動下沉流量,互聯網巨頭們則“看透”了社區團購的本質:無外乎是投入巨量資本,速度取勝即可。

戰火迅速燃起。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齊齊殺來。

崛起於微信生態的拼多多,在上市後開始推進“農產品上行”戰略,目的就在於實現果蔬等非標品的產地直採,並且在前端通過算法推薦的“貨找人”模式,包銷農特產品。

很快,拼多多在納斯達克敲鐘,市值一路飆升,超越百度、京東等巨頭,還一度超越美團位居中國互聯網市值第三。

拼多多的成功,相當大程度是基於線上微信的聊天場景(需),再通過產地直採、C2M化的供應鏈改造,以及前端的AI算法推薦模式(平臺),三位一體結合纔有今日之崛起。

這一線上社交電商模式,已經有了社區團購的雛形。

反觀社區團購,前端平臺雖不能做到千人千面,但省和直轄市之間已經是“千省千面”,而平臺以線下小區爲流量策源地,交易的最終達成還是起源於微信羣內,導向小程序,實現交易。

供應鏈端,社區團購的商品採購往往選擇有全國供貨能力的總代,或省代,並且會不斷向源產地、工廠溯源,保證中間環節成本得到進一步壓縮。

因此,社區團購機會不僅在於流量端對下沉市場再次深耕,還在於供應鏈端,改變商品流通的經銷、價格體系,這正是在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結合部”誕生的機會。

因此,箭在弦上,不得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