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外資加碼 對大陸市場仍具信心

旺報社評

大陸加強監管風波吹皺金融市場一池春水,外界憂心將對相關企業獲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因而撤出資金,股價重挫。確實,北京針對金融、網路、遊戲及補教等特定產業展開一連串整頓行動,引發市場強烈的不信任感。加上最近中國國務院發佈《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年-2025年)》,表示未來5年內,將積極推動國家安全、科技創新、文化教育及反壟斷等重要領域立法工作,藉以完善治理國家所需的法律框架,更讓外界認爲,接下來大陸可能還會有一波新的整改動作,不確定性造成市場投資人的疑慮。

改革有利社會長遠發展

不容否認,大陸整改來得又急又猛,遠超乎外界的預期與想像外,背後可能代表着習近平意志與對未來大陸經濟發展的期待。自2012年成爲中共最高領導人以來,習近平一再強調,追求高速經濟成長不是他想要的,經濟利益全民共享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纔是他所追求的目標。今年7月在建黨100週年慶大會上,習近平最重要的一個宣告,就是大陸終於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最近的中共中央財經會議上,習近平一再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宣示要由小康社會邁向共富目標。

共富是一個平均的概念,並不是齊頭式的平等。過去40年,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策指引下,漸漸出現貧富不均現象,這是習近平在達成小康社會目標後,最想改變之處。以這次受到嚴厲整頓的阿里巴巴及騰訊等網路巨獸爲例,近年來透過網路科技的興起,幾乎全面壟斷與把持相關好處與資源,讓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新創企業,面對重重阻礙甚至不得其門而入,形成另一種社會不公的現象。在經濟利益平均分配的大前提下,成爲北京開刀的對象。

再以整頓補教業爲例,邏輯如出一轍。資本市場的歪風,讓補教業者大行其道。有錢人家的小孩可以享有更多教育資源,受到更好的課後照顧。相對貧窮或弱勢家庭,只能仰賴國家提供的基本教育,無形中就處於學習上的劣勢。教育脫貧,成爲空話。惡性循環下,教育環境出現階級化,社會流動性長期停滯不前,貧富不均的問題,當然也就更加嚴重。對於已宣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陸而言,這顯得無比諷刺。也難怪,即便可能摧毀這個產業,中共也要出重手整頓。背後脈絡,其實相當清晰。

整體而言,這一連串的整頓與改革方向,確實有利於大陸經濟與社會的長遠發展。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還是必須留意矯枉過正的可能性。畢竟,任何改革都會對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特別是在大陸,經濟本質是爲政治服務,經濟好壞不僅攸關執政的合理性,更是中共政權維穩的壓艙石。一旦出現劇烈動盪或不穩的局面,就有可能危及到政權的穩定,這絕非北京所樂見。

加大開放化解整改疑慮

有鑑於此,爲免整頓與改革力道過強、手段過於強硬,傷及資本市場與經濟的發展,甚至嚇跑外資,北京顯然有必要適時地提出相對應做法,纔能有效降低改革的副作用。加大市場開放力道,或許不失爲一個良策。原因很簡單,面對大陸這波又急又猛的改革,外資最爲擔心的是北京就此揚棄市場經濟,重新走上社會主義老路。因此想要化解外界疑慮,最好的方式,就是維持既定的市場開放方針,甚至在此基礎上加大力道。

實際做法上,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外商投資範圍等,可能都是外資期待的開放方向。持平而論,這一波整改雖然造成股市重挫,部分外資撤出,但外資並未對大陸全面失去信心。兩個數據可以證明。一是今年前7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FDI)不只年增25.5%,甚至還較2019年疫情發生前的同期上升26.1%。另一是外資持有大陸境內債券,今年前7月累計還增加5123億人民幣,也優於去年同期表現。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只要後續政策不確定性消除,外資還是願意加碼大陸,這是市場經濟的標準特性。

大陸正在積極轉型,牽動經濟、產業、區域、分配與社會等多重結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過程中,改革勢必付出代價。特別是對大陸來說,經濟爲政治服務,很難單純只從經濟角度來思考,而必須納入政治思維,改革的代價可能更大。北京若希望轉型成功,在政治與經濟之間需要更平衡的思維,尤其不能讓意識形態凌駕經濟。過去40多年來的經驗已經證明,市場地位超越政治,經濟才能走得又快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