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心震盪 外資上週對亞股再觀望

根據統計,外資上週持續對臺灣與韓國股市出現賣超,其中,對臺股的賣超金額達13.93億美元,是亞股上週淨流出金額最大的市場。另外,外資對韓國也進入連續第二週的賣超,金額達7.27億美元,就連大盤指數站上6萬點大關的印度股市,外資在上週也淨流出0.71億美元,可見在新興亞股中,陸、韓、臺、印四大市場相對疲弱。

但相較於上述市場,東協股市在上週的表現反而讓市場眼睛爲之一亮。印尼股市在前周大幅淨流出8.09億美元后,上週反而大幅吸金8.70億美元,拿下亞股上週吸金王,也順道帶動了當地股市大漲4.06%;另外,外資在上週也分別買超泰國與馬來西亞0.57億美元與0.70億美元,兩地股市也分別上漲2.13%與2.59%,令東南亞股市在上週的表現明顯領先東北亞股市。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受經濟解封與年底消費旺季的需求拉動,近期歐美國家的製造業PMI指數明顯都來到55以上,其中,美國九月份的製造業ISM指數甚至來到61.1的高位,顯示民間消費活動增溫明顯,但在此同時國際能源價格卻不斷上漲,美西港口作業的延遲也讓通膨持續升溫,逼得聯準會公開承認這次的通膨會比預期要來得更久。

林雅慧表示,這次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是歐美解封、減碳減排、缺工缺料、與港口作業等多重因素加乘的結果,短期內還無解,根據摩根證券預期,到今年底前美國的核心通膨將維持在4.2%,直到明年底纔可能降到2.2%。受此影響,聯準會的退場措施可能會比市場預期提早實施,金融市場將持續波動,對通膨較爲敏感的亞股勢必也會出現震盪。

林雅慧指出,除了聯準會的退場措施與通膨之外,歐盟因應氣候變化的碳稅交議即將實施,大陸也加大了減碳減排的力度,可見第四季全球市場充斥諸多變局,做好資產配置纔是首要關鍵。但迴歸到亞股本身,也正因爲第四季會面臨諸多變數,再加上投資人最近情緒轉趨保守,因此股價很可能已經提早反應,此時反而是中、長線佈局亞股的時機。

摩根中國A股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大陸在十一長假期間,仍面臨地產債務、能源短缺、通膨加劇與消費力道仍相對受疫情壓抑等雜音,使得市場提升了對官方可能在第四季做出政策利多的預期。例如8到12月大陸廣義的赤字預估規模達8.9兆人民幣,遠高於去年同期約5.5兆人民幣,此即爲官方做多的訊號之一。

此外,美國、大陸關係近期出現正向進展的訊號,包括雙方重啓貿易談判、元首有望在年底線上會談等因素的推動下,市場也提升了對大陸第四季出口增長的預期。

張致寧指出,大陸股市過去一年的動能遠落後於美股,幅度甚至已到史上低檔區間,將有望吸引低接資金並迎接估值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