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從瀕危到重生 轉型做對的那些事
日立製作所的家電向來是品質保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日立製作所的家電向來是品質保證,這10年來,日立在數位、綠能和互聯產業方面着墨甚多,加上併購策略得當,受到投資人青睞,總市值甚至衝上日股第3名。
「營業額只有1000多億日圓的公司,爲什麼要花1兆日圓收購?」《東洋經濟週刊》還原2021年1月,日立製作所常務理事德永俊昭在董事會提出收購案的場景。收購對象是美國新興的數位工程服務業者Global Logic(GL)。德永的理由是,GL的主要客戶都是全球企業,可以幫日立推展的數位平臺LUMADA,打響國際間的知名度。
2021年3月成功收購之後,雙方開始磨合,經營也漸入佳境。兩年半後,2023年度GL營業額比前1年成長22%。這樁併購案除了對日立的業績有所貢獻之外,也讓這家日本傳統的百年企業,從中學習到如何融合異國企業文化,順利走向全世界。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目前日立海外營業額佔比已突破6成,達到61%,外國員工人數也佔了58%,比日本人還多。
賣掉御3家籌錢 聚焦成長
回想2008年,因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危機,日立數位媒體和消費產品、電力產業系統等部門業績大幅衰退,以至於2009年3月底爲止的2008年會計年度,淨損失高達7873億日圓,創下當年製造業最大虧損,平均每天損失22億日圓。
遇到史上最大危機,當時社長川村隆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在數據中心等資訊領域站穩腳步。他首先善用數位技術,重新分配公司資源,同時重視海外市場。在這樣的前提下,日立甚至賣掉有「御三家」之稱的上市子公司,分別是日立化成工業、日立金屬、日立電線,用賣公司得到的資金,轉投資在成長領域。
經過這10年來的努力,日立幾乎脫胎換骨。2023年度日立集團淨利爲5898億日圓,2024年度可望增加2%,達6000億日圓,營業額則減少7%,爲9兆日圓。日立12月2日股價收3946日圓,5年內股價漲爲4.5倍;總市值則達到18兆2959億日圓,排名日本第4。
符合市場趨勢 迎來新商機
日立社長小島啓二接受《東洋經濟週刊》採訪時說:「我們割捨了上市子公司,而且花大錢併購美國GL、瑞士ABB公司的輸配電部門等,投資人原本並不看好;日本企業許多大型的海外併購案都失敗,但我們做出成績。」日立的執行力因此受到投資人的好評。
《財訊》雙週刊也發現,除了併購和集中資源的策略成功,選對方向也是V形復甦的主因。日立現在的業務結構主要分成3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