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羣星璀璨” 具身智能步入人工智能“舞臺”中央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館大廳,由15款18臺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十八金剛”人形機器人陣列蔚爲壯觀。據瞭解,這些人形機器人來自達闥、復旦大學、傅利葉、杭州宇樹科技、開普勒等不同的單位。它們的運動能力各具特色,或擅長複雜地形行走,或擁有強大的負載能力,到專注於人機交互體驗……
人形機器人震撼亮相的背後,是具身智能的蓬勃發展。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多名業內人士表示,具身智能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有效途徑。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成爲具身智能在細分應用場景落地的最佳表現形式。
具身智能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圖靈在當年的論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定義機器像人一樣能與環境交互感知、自主規劃、決策和執行。
通俗來講,具身智能就是具身(依賴身體)的智能體或者人工智能。MarketsandMarkets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場規模爲18億美元,預計2028年將達到138億美元。
“具身智能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最有效的途徑。”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目前的大語言模型、多模態大模型沒有實現對整個世界的理解,如同“活在夢裡”。只有結合了肉體和感知的理解,通用人工智能纔有“活着”的感覺,這也正是具身智能的重要性。
“通用人工智能需要有實物機器人的物理交互,才能加深模仿和強化學習;同時也需要參與到人類的生活中,來體驗和理解人類的情緒和性格。”王興興說。結合宇樹科技人形與四足機器人的研發經驗,王興興提出利用強化學習與模仿學習的方式,讓機器人具備感知、決策與控制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理解並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王興興提出,通過不斷迭代與優化算法模型,人形機器人將逐漸具備跨場景作業能力,爲通用人工智能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持。
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全國婦聯副主席、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提出了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建議:一是通過創新平臺和聯合體實現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實現核心技術突破;二是針對多樣化需求開發產品,構建安全可靠的產業鏈,支撐應用場景拓展;三是通過產業資源集聚和國際交流合作,培育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提升國際影響力。
從長遠來看,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未來,它讓人形機器人更加人性化,能夠理解和適應人類的世界。
在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北大-銀河通用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王鶴看來,人形機器人之所以能站在人工智能的舞臺中央,在於其形態跟人類最爲相似。“未來,我們可能有各種形態的通用機器人,但最終只有能夠最大程度與人類幹活需求相匹配的形態,才能夠獲得最大的市場比重。”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周伯文表示,具身智能絕不僅僅是大模型加機器人的應用,而是大模型接收物理世界的反饋從而進化,“光靠看書或看視頻,永遠學不會游泳,你得親身扎到水裡才能學會。大模型得通過機器人,扎進現實世界,才能真正理解物理世界。”
中國科學院院士毛明認爲,從學術角度上講,人形機器人的研究涵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甚至包括生物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是跨學科研究的典型對象,“它不僅能夠模仿人類的形態和動作,更在感知、決策和交互等方面展現出日益增強的能力”。
而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人形機器人正逐步成爲智能製造、醫療健康、家庭服務等多個行業的變革力量。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正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數百億美元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