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的景深控制
很多影友在拍攝人像時,比較追捧小景深(淺景深),覺得那種“焦內實、焦外虛”的畫面非常唯美,所以不差錢的會在鏡頭上下功夫,比如購置大光圈定焦鏡頭或長焦鏡頭,這種鏡頭動輒以萬起步,費用感人。而手頭比較拮据的便從後期上下功夫,將前景和背景進行高斯模糊,以獲得想要的景深效果。
實際上,影響景深除了光圈的大小,焦段的長短之外,還有其他兩個要素,攝影師也應瞭解。
一是攝影師距離模特足夠近。當靠近模特後,自然會影響到對焦比例,當合焦到模特身上時,模特身後的景物就會被虛化掉。此外,如果想要唯美虛化的前景,可以讓鏡頭緊貼前景,這就好比當把一些物體放在你眼前(距離眼睛兩釐米左右),物體就會被虛化,你的眼球無法合焦,所以怎麼也看不清。
二是模特距離背景足夠遠。當模特遠離背景後,因爲合焦在模特身上,背景自然就會被虛化掉。
所以,掌握了以上兩點,同樣可以在沒有大光圈或長焦鏡頭的前提下,獲得比較滿意的景深效果。
但是,淺景深真的是攝影的唯一選擇嗎?實則未必,因爲淺景深也具備一些缺點。
缺點一:比如,環境模糊,出門旅遊,拍了一些照片,由於地標地貌都是虛化的效果,所以看不出所到的地方在哪?景色有多麼出衆?如果你在青海湖,或者是在洱海拍攝一堆虛化的人像照片,其實不用跑那麼遠,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去一些水庫和郊外河灘,利用長焦鏡頭大光圈,同樣可以拿到相同的照片。
缺點二:由於景深太淺,模特的動作幅度稍微大一些,都會有很多地方失焦,這就導致我們在拍攝時,更放心靜態照片,對於動態的畫面,總持有懷疑態度,擔心回來在電腦上看時,發現這種失焦現象。如果是給客戶拍照,發生這種問題非常難交差。
而小光圈,大景深(深景深)人像創作,就不會存在以上問題。
之所以小光圈拍得不好看,太寫實,主要原因還是不懂減法構圖,分不清哪些是干擾元素,讓所有的事物都隨便入畫,最後導致畫面太雜太亂。我們在小光圈創作時,學會眯着眼睛,去觀察環境中的各種線條,看看這些線條組成的幾何圖案,進而來考慮哪些圖案是符合簡約主題的。
另外,也要觀察環境中的色塊,都是些什麼色彩,究竟有多少色彩入畫了,力爭讓更少的色彩進入你的畫面,沒有了亂七八糟的線條和色彩,畫面就會變得乾淨。
還有一個方面,需要觀察環境的透視關係,如果是平面,那麼就在點線面上構圖。如果是個立體空間,需要找到消失點,將人物設置在恰當的延伸線上,畫面就會變得和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