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沒到位…「國旅條件不夠」 觀光逆差達1.6倍
去年648.7萬人次國際旅客來臺,最多爲港澳旅客,達119.9萬人次。記者周湘芸/攝影
疫後觀光復蘇,去年六四八點七萬人次國際旅客來臺,我國則有一○五四萬一三一○人次出境,觀光逆差達一點六倍。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去年來臺最多的爲港澳旅客,達一一九點九萬人次,其次爲日本九十二點八萬人次、南韓七十四點四萬人次;出國旅客則以日本爲大宗,達四二二萬五八○四人次,佔四成。
疫情前、二○一九年來臺旅客,累積達一一八六點四萬人次,其中以中國大陸爲大宗,日本居次。根據觀光署統計,去年港澳旅客逆勢崛起,成爲來臺旅客最多的地區,其次是日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也分別逾四十萬人次。出境旅客的部分,疫情前後同樣都以日本爲大宗,其次是中國大陸、南韓。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研究發展委員會召集人高洺塗認爲,去年六百萬旅客雖然達標,但不少新南向旅客在臺灣消費能力較低,對觀光收入沒有太多實質效益。
此外,疫後相關觀光人力卻仍未到位,高洺塗舉例,現在臺灣泰語導遊才八百多位,比不上泰國團客增加速度,聘用外配充當翻譯也只是臨時措施,更讓服務品質打折扣;其他像是交通便利性等也都是吸引國際客的基本條件,但臺灣現在遠遠還不夠,一直在宣傳上花錢,卻改變不了旅遊吸引力。
對於觀光署今年訂出一千兩百萬國際旅客來臺目標,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若要達標有三大努力方向,首要爲擴大東南亞,包括優先擴大線上簽證,通關效率優於落地籤,再者是爭取轉機旅客、擴大日韓旅客。
觀光署表示,爲吸引日本旅客來臺,今年將與國籍航空公司合作,若日本旅客新辦護照購買機票來臺旅遊,就可折價五千元日幣,作爲補貼旅客辦護照費用。此外,也佈局「雙印(印度、印尼)」市場,在當地設立駐外辦事處,拓展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