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創作的時代

(圖/Shutter Stock)

「流水席之亂」成了主流媒體與社羣平臺最夯議題,但記者們都找不到消息來源可與當事人求證,擠牙膏操作刊登的羣組訊息,啓人疑竇的是,是否是由「假對話產生器」創作出來的?

去年底,OpenAI發佈免費機器人對話模型ChatGPT後,有小學生用來完成數學作業,有大學生拿來做SWOT分析報告,有網紅拿來撰寫社羣文案,還有記者拿來自動生成報導的初稿!大家都驚訝於人工智慧的好處,已經真正能爲你我所用了。

的確,人工智慧的寫作能力現階段已超越臺灣的大學畢業生了!隨着海量文字數據累積,伺服器算力提升與算法的持續迭代,未來可能連基礎的學術論文與文獻探討都能夠自動處理好,更不會有版權與抄襲疑慮,肯定是政治人物之福。

AI在圖像處理上也有大躍進。從Deep Fake到自動修圖,甚至生成3D影像或NFT作品,都是人工智慧遠遠超過工人智慧的表徵,大導演柯麥隆用將近20年心血拍出阿凡達系列電影,但你的孫子未來看到的阿凡達續集,還有夢工廠史瑞克與更多迪士尼動畫,會不會都是由AI完成的呢?人工智慧在繪畫上的運用也已超越了美術科班以上的水平,以後小朋友還要上畫畫課嗎?或是老師只要教他們寫程式就好?

這是人工智慧對於內容創作的顛覆!過去10到20年,網路平臺成爲閱聽人獲取內容的首選渠道,我們從每天看3到4小時的電視,轉變成爲使用手機3到4小時,但通路上的內容仍然是由人產製出來的,也造就了YouTuber與直播主等新興職業。包括吃瓜羣衆都愛的流水席羣組訊息在內,未來如果海量的影音與文字內容都是由人工智慧創作的時候,而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宅男們要打賞給誰呢?

從音樂到繪畫,從新聞到影音,從流行文化到藝術創意,機器的創作,或許會更有市場性,也更有未來性。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估,2030年AI產值將高達13兆美元,初估每年爲全球GDP成長率貢獻1.2%。爲了掌握人工智慧新一波的發展契機,《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將在2月15日舉辦。

從toB到toC,人工智慧的進展用了超過60年。早在1956年,人工智慧就被確立爲一門學科,當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就誕生了第一代AI的研究者,但誰能自在運用人工智慧,完成生活與工作上的需求?經過了一甲子,現在正是人工智慧「奇點」來臨的時刻。(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