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聞|“壞回暖來了”上熱搜,濟南後天直衝20℃!啥是“壞回暖”?正常嗎?

近日,一波聲勢浩蕩的大回暖正在上演

南方小夥伴終於擺脫“溼冷魔法”,陸續迎接春日暖陽

北方也已嗅到春的氣息!

據中央氣象臺,27日至28日,將迎本次大回暖的鼎盛階段,中東部氣溫將顯著偏高,南北方多地將創今年新高,最高氣溫10℃線將北。擡到遼寧北部,黃淮及其以南將有大片區域趨向20℃+、25℃+。

最低氣溫也將逐步回升,28日前後最低氣溫0℃線退至河北北部至山西中部,南方多地最低氣溫將回升到10℃以上。

大城市中,濟南、鄭州、合肥、武漢、南京、杭州28日都有望迎來今年首個20℃+,瀋陽、呼和浩特、銀川、西寧也將迎來今年首個10℃+。

其中,一些城市的升溫幾乎是“旱地拔蔥”式的。比如長沙,25日至27日最高氣溫分別爲9℃→14℃→23℃,直接一鍵切換到春天模式。

近日,山東大回暖也已開啓,你感受到暖意了嗎?

各地的花兒陸續“上線”↓

濟南五龍潭公園迎春花綻放出金黃色的花瓣濟南趵突泉景區北側的玉蘭樹花苞滿枝

棗莊市山亭區紫雲湖公園綻放的紅梅花

但彆着急脫掉厚衣服!後面還有大反轉↓

據山東省氣象臺,2月26—28日白天山東天氣晴轉多雲,南風風力較大,氣溫持續回升,森林火險等級較高,需加強防範;

週末山東迎大範圍降水,氣溫也將呈斷崖式下降。最低溫降至0℃左右;2月28日傍晚到3月1日,我省自南向北將出現較明顯降水天氣,魯中和魯南地區有小到中雨,其他地區有小雨。

這種“白天暖如春,早晚冷如冬”的天氣,正是“春捂”的關鍵時期。此時若過早脫掉厚衣服,可能會使身體受寒,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所以大家還是要及時增添衣物。

在社交平臺,記者注意到,“壞回暖來了”詞條登上了熱搜。

網友熱議,“忽冷忽熱容易感冒”。

據介紹,壞回暖是指一種異常劇烈的天氣回暖現象,通常伴隨着氣溫的急劇上升,可能會對生活和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此次回暖是否異常?

多地熱出新高度,這次回暖是否異常?專家解釋稱,冬春之交本來就是氣溫起伏比較劇烈的階段,冷空氣一來,氣溫就快速下降,冷空氣不來,氣溫又快速回升。因此,此次回暖是冬春之交的一次正常過程。

據介紹,和歷史數據相對比,此次預計華南地區的最高氣溫能進入歷史同期前10,江南地區也差不多。而黃淮、華北平原北部的最高氣溫和歷史同期極端最高氣溫相比相差較多,遠遠稱不上異常。

而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此前也曾預測,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但季內氣溫冷暖起伏顯著,發生過程性強降溫的可能性大。

事實上,不止冬春回暖,我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都在變暖。據2024年世界氣象組織(WMO)發佈的報告顯示,我國最暖的春季和夏季均出現在2022年,最暖的秋季出現在2023年,最暖的冬季則出現在2016年。

大回暖後預計將有一次寒潮天氣,是不是“倒春寒”?

中央氣象臺預計,3月1日至3日,中東部地區氣溫將下降6—10℃,局部降溫12—14℃,最低氣溫0℃南壓至淮河附近。從時間進程來看,3月1日開始,冷空氣自北向南快速南下影響我國大部,冷勢力將一直南下至華南地區。3月1日、2日,冷空氣主要影響江南以北的區域;3月2日至3日,冷空氣的步伐抵達江南到華南地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表示,這樣的降溫還不能被稱爲倒春寒。“倒春寒”一般指的是進入春季一段時間後,尤其是指春季中後期持續一段時間的偏冷現象,“3月初纔剛剛邁入春季,這次冷空氣也是很正常的一次短期冷空氣影響,還稱不上倒春寒。”

本次回暖聲勢浩大,對生產生活有何影響?

這波回暖雖然是聲勢浩大,但大家不要被這超前的暖意欺騙了。回暖的步子邁得大,卻不紮實,後期冷空氣也會殺個“回馬槍”。氣象部門提醒:冬末春初,氣溫驟升驟降,還請大家謹防感冒,不要一下子把厚衣服都收起來,要適當“春捂”,給身體一個適應氣溫變化的過程,慢慢等待春天的到來。

農業生產方面,中央氣象臺預計,從未來10天整體情況來看,中東部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2℃,有利於北方冬小麥萌動返青、南方莜麥生長髮育和華南早稻播種育秧。

哪裡春來早?南寧搶先享受春天,西寧拉薩最晚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入春時間差異懸殊。每年,華南都是春天的“急先鋒”,不少地方1月份就早早步入春天了。雲南、重慶一帶也不甘示弱,往往2月就能感受到“春風一到便繁華”的場景。3月上中旬,春天的腳步會踏遍南方大部,4月結束時,春風吹綠北方大部,到5月,我國最北端纔會被納入春季版圖。

中國天氣網統計1991年至2020年的入季大數據發現,大城市中,最早入春的南寧,一般1月14日就會邁入春天的門檻,最晚盼到春暖的西寧和拉薩,則要等到4月26日,一南一北入春時間相隔102天。

除了南寧,廣州、海口、福州也是第一批搶先享受春天的城市,常年在1月份就會入春,昆明、重慶、南昌往往2月乘上開往春天的列車。3月份則是各地入春最集中的時段,成都、長沙、武漢、杭州、貴陽、上海、北京、濟南、蘭州、西安等16個大城市都會在此時組團加入“春日羣聊”,銀川、烏魯木齊、瀋陽、長春等城市基本要等到4月份才陸續步入氣象意義上的春天。

哪裡春常駐?昆明146天“超長待機”

有趣的是,入春早的城市春日未必長,入春晚的也不一定短。從各地春季長度統計來看,每年第一批入春的海口卻是春日最短暫的大城市,春日僅有47天,這裡緯度低,冷空氣影響小,入春早、入夏也早,春天長度被嚴重壓縮。而入春最晚的西寧,由於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通常沒有夏季,隨着氣候變暖,偶爾有幾個晚來的夏日,平均春季長度可達98天,位列大城市春日排行榜第四位。

要說春日最長情的,莫過於“春城”昆明,春季長達146天。這裡日照充足、氣溫較高,春天到來較早,再加上海拔較高、升溫較慢,春季結束時間也相對較晚,因此能擁有一個漫長的春季。貴陽和福州緊隨其後,分別以100天和99天的春季長度位居第二、三位,也是春日常駐代表。

相比之下,華北平原和黃淮一帶的春天就有點短暫了。由於這些地方冬季易受冷空氣影響,回暖較慢,入春晚;而5月來自南方的暖溼氣流長驅直入,雨水少,日照多,入夏早,因此春季普遍較短。大城市中,北京、石家莊、天津、濟南的春天普遍只有53至55天,顯得格外珍貴。

中國天氣網提醒,大家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靈活調整着裝,輕鬆應對春天的“多變脾氣”,迎接春暖花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編輯 周小涵 綜合 中國天氣網、央視新聞、中央氣象臺、羊城晚報·羊城派、廣州日報、山東天氣網、閃電新聞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