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和美“可感”更“可及”——湖北十堰鄉村“六件事”搭上和美“直通車”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7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讓鄉村和美“可感”更“可及”——湖北十堰鄉村“六件事”搭上和美“直通車”》的報道。
治國有常,利民爲本。地處秦巴山區的湖北省十堰市,2020年年底實現456個貧困村出列、8個貧困縣(市、區)摘帽,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羣衆可感可及的實事”如何發力?
讓出行更方便,讓環境更美好,讓留守老人、兒童得到照料。十堰市以農村廁所改造、污水處理、垃圾分類、養老中心、托幼服務、農村公路等“六件事”爲抓手,讓和美鄉村建設可感又可及。
急難愁盼,是檻也是門
“公路修到了家門口,方便!”房縣上龕鄉範家埡村800多名村民,首次享受到家門口的便捷。村民劉祥鵬說,政府打通了3.5公里的斷頭路,村裡的巖蜂蜜、黃酒、豆豉等土特產銷往神農架景區僅走30多公里,過去得繞道120公里。
“鄉村振興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學!”十堰市委書記黃劍雄認爲,“闖出一條新路”在某種意義上比“殺出一條血路”更難。
他透露一個細節,當地在制定鄉村振興的發展方案時,32名市“四大家”領導一頭扎進田間地頭大調研、大走訪,以盤清農村振興的堵點在哪。收集上來的6.8萬件問題線索,80%都是養老、托幼、農村公路、廁所改造、污水處理、垃圾分類“六件事”。
這些急難愁盼,理不順就是振興的檻,辦好了就是和美的門。變“檻”爲“門”,一系列革舊創新、突破自我的變革,在十堰農村展開。
爲破出行藩籬,十堰投資15億元,打通“斷頭路”89條286公里;新建擴建農村公路1300公里、公用充電設施6350個,建成村級郵政快遞服務站點1746個,實現路網互聯、產業路網互通、村組路網互接。爲解留守焦慮,全市建成農村養老互助照料中心1200多處,托幼中心232個。爲淨村居環境,投資2.97億元,新建改建農廁15580戶,配備垃圾分類桶35000餘組;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077座,污水處理率達到52%。
修路、改廁、養老、托幼、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六件事”解決農民愁盼,讓鄉村和美可感可及。十堰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彭豔介紹,當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擴面,鞏固提升寄遞物流體系、充電樁進村、公益性生態公墓等鄉村建設“六件事+”,進一步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要“顏值”,還是要“產值”?
十堰急需“產值”:這裡聚老少邊窮庫於一體,80多萬貧困羣衆剛剛脫貧摘帽,因災、因病、因產業、因市場等返貧風險猶存。不發展,羣衆無法根除貧困。十堰更要“顏值”: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漢江水滋潤着沿線京津冀豫26座大中城市,影響着1.08億北方人口生活品質,保護生態壓倒一切。
“顏值和產值,說到底就是農民增收和農村減污。”處理好這對矛盾,十堰捨得投入,更捨得下力。
作爲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如何確保不讓一滴污水流入庫區?今年,十堰按照因地制宜、節約集約原則,在堅持不懈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時,持續推進鄉村“污水零直排”行動。
走進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獅子巖村,村居錯落有致,河道澄澈明淨,優良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村民魏慶華正在村裡新建的便民洗衣房清洗衣物。“以前洗衣服都是在河裡洗,夏天熱得很、冬天凍得很。現在洗衣服不用到河裡去了。”魏慶華說,“洗完衣服的水直接排入了收集池,水通過沉澱池之後排入人工溼地,處理後循環利用。”
便民洗衣房爲村民們提供了方便,更保護了水質。丹江口市還探索了農村生活污水“兩黑三灰”治理模式,進行“五水共治”,即廁所、糞便爲黑水,洗澡、淘菜、洗衣服的水爲灰水,把村民家中的污水細分過濾後集中處理。
政府出錢,農民投勞。鄉村建設“六件事”,十堰將一半的精力用於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鄉村振興要有全國視野,全局觀念,行業高度。”十堰市市長王永輝認爲,十堰的鄉村振興必須融入國家南水北調戰略,“現代農村”與“生態鄉村”必須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沙溝,一個十堰最偏遠的山村,正是這種“大局觀”的生動註腳。沙溝村推行垃圾分類,開始農民很牴觸。“農村嘛,搞個啥垃圾分類?”從陝西嫁到鄖西縣沙溝村的陳顏雲,起先不理解,認爲村裡“閒得慌”。村裡購買了近800個垃圾桶,每戶分發綠色、灰色各一個,分別裝“會爛”“不會爛”垃圾。會爛的成爲有機肥還田,“不會爛的”細分爲“能賣的”“有害的”“能燒的”交給專業機構處理。
垃圾統一處理後,村容村貌大爲改善。沙溝村每年吸引遊客6萬餘人次,先後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榮譽。沙溝之變的內核,在於減污和增收的兼顧。依託水文環境和風土人情,當地打造生態田園體驗項目,生態種養基地擴大到100餘畝,畝產值突破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37萬元。沙溝村支書盧從信說,沙溝的振興是符合十堰實際的振興,是接“水源區”地氣的振興。
以“六件事”爲抓手,開局鄉村振興,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增長方式接連出現漂亮轉身。
講“顏值”:十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52%,大大高於全國30%的平均線,傳統旱廁佔比已下降到2%以下,農村森林覆蓋率達到73.4%,每年向華北輸送I類水70多億立方。論產值:去年農民人均收入1.5萬元,增長8.2%,鄉村旅遊收入達到547億元,增長23%。
解決“顏值與產值”焦慮,鄉村建設“六件事”成爲最大民心工程。
變“幹部端菜”爲“羣衆點菜”
可感可及的鄉村建設“六件事”,如何實現可持續?十堰給出的答案是與村民共建共享。
竹山縣擂鼓鎮擂鼓村的養老院改造,就是在村民臉紅脖子粗的爭論中統一的意見。政府想建養老院,方案交由村民討論後,羣衆提了30多條修改意見。羣衆的建議有沒有人聽?記者來到擂鼓村,看到養老院老人都戴有養老手環,可隨時向村醫、網格員以及家屬發送求救信號。院長周克兵說,村民的意見一一吸收。
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十堰把鄉村建設“六件事”的主動權交給羣衆,來一次治理模式的變革。
“嚴格遵守村規民約,加5分;垃圾分類積極參與,加5分;每月房屋環境衛生評比,優秀者加10分……”近日,鄖陽區譚家灣鎮黃畈村開展積分制評比活動,爲每一位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等活動的村民計算積分。在村“共享超市”,貨架上擺滿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村民僅需利用積攢的分值就能兌換相應金額的物品。
廁所怎麼改?公路怎麼修?幹部與羣衆同坐一條板凳,面對面拉家常、問建議。十堰市農業農村局提供資料,各級黨員幹部下基層累計收集交通、托幼、養老、住房等羣衆關心的問題6.8萬多個、解決6.3萬個。不單純計較GDP,多琢磨社會的和諧指數、幸福指數,體現農民的參與權、表達權。共建共享理念推動鄉村建設“六件事”,帶來農村諸多變化。
人居環境之變:“三亂兩髒”變“文明鄉村”。農村過去因垃圾亂丟、污水亂排、雜物亂堆而被嫌棄。如今,村容村貌提升,十堰全市有7個鄉鎮、13個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23個鄉鎮、56個村獲評省文明村鎮。
羣衆思想之變:“你做我看”變“我們來幹”。以前,“幹部幹,羣衆看”,羣衆不願意參與。現在羣衆當主角,變“要我做”爲“我要做”。今年上半年十堰當地羣衆投資投勞參與的公益項目1.2萬件,“項目建不建,農民說了算”,“項目行不行,農民出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