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一流科技期刊脫穎而出

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國,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如今我國科技整體實力顯著提升,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古語有云,“道有時,事有勢,何貴於道?貴合於時。何貴於時?貴順於勢。”正是在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時”與“勢”中,科技期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19年,由中國科協等七部門共同啓動實施的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開啓了我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征程。

因時而進:創新發展,“卓越計劃”如何助力中國科技期刊“提質”?

“‘2024自然指數-中國’2024科研領導者榜單中,排名前十的機構有七個來自中國。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術產出發表在中國主辦的一流期刊上。”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總師、二級研究員白雨虹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科技期刊發展未來可期。

作爲迄今爲止我國在科技期刊領域實施的力度最大、資金最多、範圍最廣的重大支持專項,“卓越計劃”爲中國科技期刊提供了更多自主發展的可能性。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納米研究(英文)》副主編王訓表示,“卓越計劃”的實施對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它不僅爲期刊指明瞭發展方向和目標、提升了質量和影響力,還激發了辦刊熱情和活力,推動了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理事長張鐵明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提出,在“卓越計劃”示範引領下,各界對創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認知不斷強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辦高水平期刊的熱情和積極性提升,辦刊理念、辦刊方式加快與國際接軌,不僅原有期刊的學術水平不斷提高,更有一批支撐國家戰略發展、引領學術前沿、填補學科空白的高起點期刊快速崛起。張鐵明指出,該計劃幫助一批具有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特徵和潛質的期刊走向國際,爲構建我國自主的學術傳播和話語體系積累了豐富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長7.1%。科研論文的數量和水平不斷提升。科技期刊產業基礎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爲期刊打通產業鏈、重構價值鏈、形成創新鏈奠定了基礎。“卓越計劃”實施因時而進,緊緊圍繞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深化出版、運營、評價機制改革,頭部期刊成倍增長、關鍵領域期刊佈局持續優化,高端成果匯聚能力不斷增強。根據《科學引文索引》最新統計數據,我國已有166種期刊國際學科排名進入前25%;55種期刊學科排名居於前5%;43種期刊排名學科前三;19種期刊學科排名位居第一;5種期刊影響因子進入全球百強…… “卓越計劃”實施五年來,我國科技期刊整體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因勢而新:挑戰不斷,“卓越計劃”支撐中國科技期刊如何“突圍”?

在第十九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中華醫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均民指出,技術和平臺建設是制約中國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的重要壁壘,也是一流期刊建設的必由之路,打造具有自主產權全流程數字出版平臺顯得尤爲重要。

高水平科技期刊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文獻和數據平臺,發起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鼓勵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國期刊、平臺上發表和開發利用,是新時代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在“卓越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科技期刊在短短几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仍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張鐵明指出,由於我國國際化辦刊的時間尚短,期刊總體在品牌影響力、引領服務能力、學者認可度、學術平臺建設等方面同國際頂級期刊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如何吸引國際上,各相關領域主流學者將創新研究成果主動在中國科技期刊上發表,如何讓發表的高質量成果有更多的國際期刊引用等,這些都是我國科技期刊真正成爲世界一流必須要做到的。

白雨虹指出,“卓越計劃”實施5年來,中國科技期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越是這樣越是要冷靜理智地看待影響因子。“不是影響因子學科第一,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就達到學科第一。科技期刊的評價體系要全面和客觀。‘卓越計劃’已實施的五年黃金時間十分寶貴,希望主導者有堅持下去的勇氣、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有持續創新的精神,讓該計劃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成爲中國科技文化創新的里程碑。”她說。

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卓越計劃”二期建設將與一期建設基礎有機銜接,重點針對高影響力期刊數量不足,集約化、市場化、自主化水平不高,論文發表“兩頭在外”等突出問題,加快一流期刊建設換道升級,從單刊突破向營造集團化和數字化相結合、國際化和本土化相結合、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期刊發展生態轉變,讓更多高水平論文在我國期刊發表、更多高質量期刊在我國自主平臺出版。

順勢而爲:技術賦能,“卓越計劃”如何激活科技期刊“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生產力大幅躍升都是源於科技革命而形成的。每當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時,生產方式就會發生前所未有的更迭,帶動產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新樣態。中國科協副主席、《機械工程學報》編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在採訪中指出,新質生產力本質上要有變革性技術或者顛覆性技術,要在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還有傳統產業的改造上發揮作用。

科技創新與科技革命不斷影響着科技期刊的發展進程,在科技期刊出版領域,如何應用人工智能(AI)、大數據、5G、雲計算、區塊鏈等新興科學技術,不斷增強科技期刊的出版服務能力,成爲中國科技期刊發展的新課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劉細文在接受採訪時說到,學術成果具有共享特徵,然而,當前我國獲取和使用學術資源的“門檻”相對較高,這與我們所處的開放科學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需求並不匹配。他表示,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其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作爲學術交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期刊乃至整個出版行業,正在加速推動以大語言模型爲代表的AI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進程,提升全生命週期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科技期刊這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新質生產力是利用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進行產業升級,包括髮展新興高技術產業和改造傳統產業。而科技期刊則是傳播和記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近年來,數字化轉型以及網絡傳播推動學術出版的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學術出版數據資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新質生產力。“卓越計劃”二期重點關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入演進,加強優質學術資源的聚合,形成期刊集羣,從而在此基礎上實現學術資源、出版技術與人才、出版產品與服務的集約化,大大提升我國學術出版的水平和效益,緩解“發表在外”的問題。張鐵明說:“期刊要建設平臺、實現集羣集約,管理體系與市場體系要協同發力,既需要管理創新,又需要積極發揮市場因素的作用。”

如今,“卓越計劃”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集成,實現數字出版平臺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例如,科學出版社在既有SciEngine發佈平臺基礎上,全自主研發SciCloud投審稿系統、編輯排版系統、稿件管理系統,形成了採、編、發、存全流程一體化,在線運營期刊數量超過500種;清華大學出版社新建SciOpen傳播平臺,打通與國際主流數據庫和投審稿平臺接口,吸引86種英文期刊入駐,支撐12種高起點新刊全自主創刊;《中國激光》雜誌社通過中國光學期刊網、Researching平臺積累海量高價值學術資源,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打造公益性智能知識服務產品,平臺年訪問量超億次;高等教育出版社全面升級“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實現全部稿件國內生產,本地發佈早於海外平臺,訪問用戶遍佈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因人成事:人才保障,“卓越計劃”如何推動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人才引領驅動”。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卓越計劃”的實施,極大促進和提升了我國科技期刊編輯的國際視野和從業水平,但同時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對一流辦刊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張鐵明表示,科技期刊對編輯要求較高,除了要具備職業資格,接受相應的繼續教育培訓,還要有較好的科研基礎和學術素養。目前科技期刊人才隊伍缺口較大,特別是高水平的主編、編委和學術編輯。同時,人才隊伍建設還受到新技術、新媒體發展的挑戰,需要理解和適應開放科學、開放出版的轉型。《鎂合金學報(英文)》主編、重慶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在第十九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回答業界同行提問時強調,科技期刊要有一批真正高水平的編輯隊伍和編委團隊。“這一批人很關鍵,這一批人一定要面向國際化角度來考慮,要把這個行業最知名的、有出版經驗的專家,又是高水平的專家,共同來參與組成編委會和編輯部。”他說。

在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打造科技期刊專業人才隊伍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關於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水平辦刊隊伍。科技部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邢懷濱表示,辦好一流期刊要有高水平的編委團隊、科學家團隊,還要有專業的科學編輯團隊、期刊管理運營團隊。“要爲編輯人才、期刊管理運營人才創造更好的事業發展條件和環境,提高他們的職業成就感,讓大家有獲得感、有事業心。”

“卓越計劃”一期爲科技期刊人才隊伍建設專門設置了業務培訓、課題研究、青年編輯實地研修等項目,對一流編輯人才培育起到了良好的託舉作用。對於“卓越計劃”二期而言,科技期刊人才隊伍建設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