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業加快探索低碳發展(國際視點)
本報記者 張矜若 白元琪 郭梓雲
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和智慧貨運中心宣佈建立合作伙伴關係,計劃提升碳排放計算的通用辦法,努力爲航空貨運業提供一致和透明的碳排放計算支持。近年來,全球多國積極參與可持續燃料研發和推廣,扶持綠色配套產業,航空公司、機場、空中航行服務提供商、製造商等行業主要參與者也在提升運營效率、加快綠色轉型方面持續發力,全球航空運輸業低碳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
擴大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
2021年10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在第七十七屆年會批准全球航空運輸業於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決議。據該協會預測,2050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將接近100億人次,累計需減少212億噸的碳排放。
燃油燃燒佔航空業碳排放總量的近80%,發展清潔航空能源十分重要。2023年11月,國際民航組織通過了《可持續航空燃料、低碳航空燃料和其他航空清潔能源的全球框架》。國際民航組織及其成員國同意,在降低生產成本、提供融資和技術支持的前提下,繼續擴大可持續、低碳航空燃料和其他清潔航空能源的生產,以實現共同願景:與不使用更清潔能源相比,到2030年將使國際航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
全球多國採取措施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發展。20多個主要經濟體將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制定了相關發展規劃、路線圖以及扶持政策等。截至2022年,全球已有超過50家航空公司45萬架次的航班使用了可持續航空燃料,已達成約500萬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採購協議。2023年底,英國維珍航空的一架客機從倫敦希思羅機場飛往紐約,成爲全球首架搭載100%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洲際航班。
目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已開發包括利用廢棄食用油、非食用油、生物質等原料製造的多種可持續航空燃料,爲中國國航等航空企業提供了超過1000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今年1月,河南省君恆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批准,標誌着中國首家民營石化企業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正式獲得適航批准,並可投入商業使用。
截至2023年4月,已有25家航空公司制定或承諾制定科學的減碳目標。根據諮詢公司麥肯錫的分析,這些航空公司運力佔全球客運量的30%以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23年全球可持續航空燃料產量將超過6億升,是2022年產量的兩倍。要實現2030年減排二氧化碳5%的目標,全球需要生產約175億升的可持續航空燃料。
積極研發電動和氫能飛機
今年初,由中國航空工業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製的AG60E電動飛機圓滿完成首次飛行,爲電動飛機產品開發和現役固定翼飛機電動化改裝積累了重要經驗。2022年,由飛機制造商Eviation製造的全球首架全電動飛機“Alice”在美國完成首航。當前,受低空經濟和航空行業減排的雙重推動,電動飛機成爲一種趨勢,並進入示範階段。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是電動航空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應用場景是城際低空飛行。根據英國政府近日公佈的“飛行未來”行動計劃,首批電動飛行出租車將於2026年試飛。“電動航空最重要的技術就是電池——電池能量密度直接關係到飛行器能飛多遠,能飛多久。”中國航空學會電動航空分會副主任陳鵬表示。
一些國家將應用氫能視爲推動航空業脫碳的重要方案。2022年2月,新加坡民航局、空中客車、樟宜機場集團以及工業氣體和工程公司林德集團四方簽署合作協定,組成新加坡氫能合作委員會,就發展航空氫能供應和基礎設施展開研究。空中客車2020年9月推出零排放商用飛機項目,公佈了三款混合氫能概念飛機,暫定於2025年原型機試飛。空中客車還宣佈將與合作伙伴於2025年左右啓動氫能飛機示範項目,對氫燃料發動機進行地面和飛行測試,爲2035年推出第一款零排放飛機做好準備。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具發展潛力的民航市場之一。2023年10月,中國發布《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多技術路線並舉,探索綠色航空新領域新賽道。其中,力爭到2025年電動通航飛機投入商業應用。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小型航空器以電動爲主攻方向,干支線等大中型飛機堅持新型氣動佈局、可持續航空燃料和混合動力等多種路線並存;同時,積極探索氫能源、液化天然氣等技術路線,前瞻佈局未來產業。
分析認爲,隨着新能源電池、電機、傳感器、飛控系統和航空複合材料等相關技術不斷突破,市場應用規模日益擴大,將助力航空製造業綠色智能化發展轉型。
推廣碳抵消等減排措施
近日,記者在新加坡樟宜機場乘機時,發現通過下載相關手機應用程序,輸入航班號後就可計算出旅程的碳排放量,乘客可選擇支付相應款項購買碳補償信用,以抵消乘坐飛機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據機場工作人員介紹,新加坡樟宜機場集團去年11月推出碳補償計劃,這些資金將用於支持可持續發展項目。
碳補償或碳抵消計劃,一般是用購買碳信用額度的方法來抵消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樟宜機場集團高級副總裁李麗芬表示,碳補償計劃使乘客可以選擇參與和支持該項目來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今年,新加坡民航局還計劃通過增加太陽能板、改用清潔能源車輛、提升用電效率、進口低碳電力以及將廢棄物轉化爲能源等五大舉措,降低機場運作能耗。
一些航空公司也在積極改革優化運營管理方式,以減少碳排放和燃油消耗。如,優化航路,採用燃油效率更高的飛行、滑行等方案。根據麥肯錫的相關報告,中國航空公司積極推進機隊升級,其中東航引入新一代機型,並在機隊中持續推進飛機小翼加裝和發動機改裝以提升燃油效率。
國際民航組織2016年通過了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希望藉助這一機制建立一個碳排放總量控制與交易系統,最終實現國際航空溫室氣體排放的市場化調節。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鬍安·卡洛斯·薩拉薩爾表示,儘管在航空業去碳化方面還存在不少技術挑戰,但航空業是首個推出基於全球市場的碳抵消措施的行業,這一措施已在鼓勵可持續航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際民航組織及其成員國、民航合作伙伴等共同努力下,航空部門應繼續堅定承諾實現減排目標。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1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