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要不斷深化對新質生產力理論意蘊的認識和理解,探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在新徵程上賦能高質量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國地域廣闊,各省(區)市的資源要素稟賦不一樣,產業基礎、科研條件也不盡相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爲各地從實際出發推進生產力變革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新的挑戰與機遇,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始終保持清醒和定力。與此同時,立足當地具體發展實踐,結合地域發展特色和發展優勢,充分尊重生產力發展規律,走出適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提升地方經濟競爭力。打破思維定式,發揮主觀能動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深入調研摸清底數,靈活施策優化資源配置,補短板、揚優勢,因時因地制宜找準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實事求是謀發展,防止盲目跟風。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開闢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改革開放後,我國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體系,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科技整體實力不斷提升。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同時,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因素還大量存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仍然較多。從國際環境看,全球經濟結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重塑,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不斷製造貿易摩擦,科技創新成爲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必須以科技創新爲主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推進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實現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要重視基礎研究,加大投入力度,發揮基礎研究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理論支撐和技術源頭供給作用,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強化科技賦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爲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動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質量變革,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新型生產關係,才能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開闢更加廣闊的空間。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的良性互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通過推進科技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領域深層次改革,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經濟循環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和梗阻,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完善適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長效體制機制,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和韌性較強的經濟循環體系,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借鑑世界各國有益於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創新成果,集聚先進生產要素,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推動互利共贏,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壯大高素質人才隊伍,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沃土。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一些領域仍存在人才總體規模不足、結構不夠優化和一流科技領軍人才短缺等問題,需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切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水平和質量,完善人才工作機制,更好地選拔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推動形成能有效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結構。應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健全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培養造就適應國家戰略需要的緊缺人才、具備更高創新素養的拔尖人才以及符合學科交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的複合型人才。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技能人才供給,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面向新業態及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加大技術技能培訓,培養出更多熟練掌握各類前沿技術、各種新型生產工具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爲中國製造、中國創造提供強有力支撐。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聚焦產業發展現狀和新趨勢,廣開門路招才引才,創設人才集聚的良好環境。完善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探索更加合理靈活的人才聘用和考覈評價制度,爲科研人員減負鬆綁,賦予其更大的科研自主權,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和潛能。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於 麗 作者系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