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報告 電動機車商機 扶搖直上
各國電動機車政策
隨着後疫情時代物流外送等「零接觸經濟」商業應用持續發酵,加上環保趨勢帶動,主流應用國家鼓勵商用機車電動化,提供電動機車市場各類補助刺激,均爲電動機車熱銷契機。
自2017年起,全球電動機車每年維持20%以上成長率,鼓舞國際大廠朝向電動化轉型,包含Harley-Davidson、Ducati、Honda、Yamaha等車廠,紛紛訂定電動機車發展時程與低碳化製程目標。2021年全球電動機車市場已達195.2萬輛,其中以亞洲爲主要市場,佔比達88.6%;歐美地域廣,電動機車多爲休閒娛樂用途,近年來因購車補助與相關減稅措施,銷售力逐漸增強。
放眼臺灣電動機車市場,國發會公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藍圖,在運具電動化目標中,訂出2040年起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的政策目標,編列1,683億元提供汰舊與新購補助。2021年,臺灣電動機車銷量因購車補助政策及各車廠推出新車款所帶動;5至7月受本土疫情爆發影響,外出活動頻率降低,且七期燃油車補助將屆造成替代效果,使得2021年全年產值下修至72.6億元;2022年受惠於中央新購及汰舊換新補助、縣市政府加碼活動,以及各車廠推出新車款刺激市場,並因應原物料成本及功能配備提升拉高重型車款均價,預估2022年產值回升至77.8億元,年度成長7.2%。
即便電動機車的銷售受疫情、原物料短缺所影響,但仍可見持續成長力道,各大車廠積極部署,以擴大市場經濟規模與技術及資源互補爲目的,朝向同業合作與異業結盟發展。像是Gogoro、AMOTOR及光陽(KYMCO)等知名廠商,從研發製造、產品服務設計,以及營運方式,與具備量產實力的夥伴建立合作關係,藉以產生規模經濟效果。
Gogoro與國內外廠商合作建置PBGN能源開放平臺、協助換電車款開發,並進行技術輸出,也協助中國大長江、雅迪建立換電站品牌;KYMCO與中國新創Super SOCO及FELO攜手合作可使用IONEX3.0能源平臺的換電車款,也與中華電信、臺達電成立5G國家隊,鎖定進軍東南亞市場;宏佳騰則針對技術研發投入心力,與面板大廠友達、臺灣微軟、臺灣大哥大等攜手成立CROXERA安全車聯網聯盟,積極佈局車聯網市場。
在商業市場合作上,KYMCO提供電動機車給WeMo及iRent作爲共享營運使用,併爲印尼Grab及全球快遞打造電動機車車隊;Gogoro則與印尼Gojek合作,以換電車款及能源交換站協助Gojek降低車隊營運成本並符合當地政府商用車隊電動化政策。
綜上所述,可窺見臺灣電動車產業鏈正進行跨國別及跨領域生態系的建立,雖有瓶頸待突破,如關鍵零組件國產化及電能服務長期獲利模式,但也有不少商業模式已然浮現,跨足B2C(Business-to-Customer)、B2B(Business-to-Business)、B2G(Business-to-Government)及B2A(Business-to-Administrations)等應用。放眼全球電動車相關新創企業,可分爲「原材料/能源業者」、「關鍵零組件」、「系統整合商」、「解決方案供應商」及「整車廠」五大類型,多數企業爲多工而非專攻單一技術,積極整合上下游。資金充裕的能源業者與整車廠攜手、甚至進軍上游做原物料的串聯,並跨足電池原材料、儲能系統、電池回收等能源領域;而整車廠也往上游發展,從系統整合到能源供應等,並延伸至下游B2B的應用,也有整車廠鎖定車內外及車體材料與結構上的創新,掌握零組件回收再利用的商機。
在日趨成熟穩定的電動機車市場中,臺灣廠商有許多利基點,諸如材料、產品、市場、商業模式等面向。從國內市場規模來看,在政策宣示後,購車獎勵、車廠產品、營運商服務,以及使用者需求之間環環相扣,缺乏其中要素將影響普及度,未來建議國家從多元途徑推動電動機車產業,進而把產業規模做大。而車價及持有成本、技術性能差異化、品牌價值及符合車主習慣的基礎設施等要素,在電動機車普及化過程中也缺一不可。從國際競爭力觀察,亞洲爲機車主要市場,電動化過程中多數國家採取提高當地自制率,並對供應鏈有低污染排放要求,建議臺廠重視國際供應鏈的短鏈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