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家上市公司認購27億元私募產品,部分公司踩雷|21私募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第三方平臺統計顯示,2023年20家上市公司認購27.43億元私募產品。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

2023年,一部分上市公司投資私募基金獲得不錯收益,尤其是投資於債券策略產品、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產品,以及多資產策略產品。

而另一部分上市公司投資於主觀多頭的私募產品,有較大概率出現浮虧,更有部分上市公司踩雷私募產品,不得不面對上億投資血本無歸的困境。

上市公司認購27億私募產品

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家上市公司2023年46次認購私募證券產品,涉及46只私募基金和28傢俬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合計認購27.43億元。

其中有12次單筆認購金額在1億元及以上。

最大的一筆來自賢豐控股,不超過3億元。

賢豐控股總市值35億元,屬電工電網行業,涉及漆包線產業鏈,公司專業研製、生產與電子信息、家用電器和國防科技配套的微細及特種漆包線。

該公司2023年3月17日公告稱,賢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全資、控股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 3 億元(含本數)的閒置自有資金認購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投資期限爲自本次投資經審批通過之日起不超過 12 個月,上述資金額度在投資期限內可滾動使用,期限內任一時點的交易金額(含前述投資的收益進行再投資的相關金額)不應超過投資額度,公司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在額度範圍內行使投資決策權並簽署相關法律文件。

具體來說,2023年賢豐控股投資於創盛置慧塬二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該基金是橫琴創盛佳融基金旗下基金,投資採取股票策略。由於私募基金不需公開投資情況,目前查不到該基金的投資收益情況。

從認購產品所屬策略來看,2023年上市公司認購的逾27億元私募基金,其中認購股票策略產品16只,占上市公司認購私募證券產品總量的34.00%。

此外,債券策略、多資產策略、組合基金、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私募證券產品同樣受到上市公司青睞,上市公司認購數量均在5只及以上。

不過,遺憾的是,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上市公司認購數量最多的股票策略產品,在去年表現欠佳。截至去年12月31日,有業績記錄的3052傢俬募旗下股票策略2023年度平均收益爲-2.13%。而2023年度,債券策略領跑五大策略,平均收益爲9.34%,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產品平均收益爲4.45%,多資產策略產品平均收益爲2.50%,組合基金產品平均收益爲0.12%。

誰投資踩雷?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私募產品都能帶來好回報。

比如,兩家上市公司橫店東磁和英洛華因遭遇私募“跑路”事件,導致近超億元資金無法按期兌付。

2023年12月12日,橫店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橫店東磁、英洛華雙雙發佈解聘及聘任公司財務總監的公告。

早在2023年11月25日,橫店東磁、英洛華先後公告,所購買的信託理財產品存在無法兌付風險。公告顯示,2022年11月22日,橫店東磁與國通信託簽訂《國通信託·盈瑜一號單一資金信託信託合同》,並以3億元認購了盈瑜一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爲5.5%。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收回1375萬元,其餘可能存在無法按期兌付或全額兌付的風險,其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英洛華公告稱,2023年1月18日,全資子公司浙江聯宜電機有限公司(下稱“聯宜電機”)以1.2億元閒置自有資金,認購“國通信託·天瑜四號單一資金信託”,期限爲12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爲5.35%。截至11月25日,上述信託理財產品尚未到期,聯宜電機累計已收回436.92萬元,其餘款項可能存在無法按期兌付、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其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這一事件在2023年最後兩個月曾引起軒然大波。2023年11月14日,坊間出現“百億FOF私募華軟新動力踩雷”的傳聞。據傳聞,華軟新動力投資了匯盛投資,匯盛投資下投至瑜瑤投資,瑜瑤投資又下投到其他私募產品,產品的底層資產是一個沒有託管的產品,資金賬戶是管理人的公司賬戶,而最底層管理人已經將資產全部轉移,導致產品無法兌付。

對此,華軟新動力公告解釋稱:“公司旗下FOF產品下投了匯盛投資,匯盛投資先前聲稱自己做量化對衝策略,後來經華軟新動力調查發現,匯盛投資只是將資金下投了瑜瑤投資的產品,華軟新動力迅速採取行動,報案申請對涉嫌產品造假的私募管理人匯盛投資採取措施。華軟新動力則對下投方面的失誤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些不實市場傳聞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華軟新動力爲FOF私募管理人,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主要服務於銀行、國企、上市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以及家族財富管理客戶。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認爲,上市公司進行理財委託,應該選擇低風險產品,以保值爲先,不應該爲追求高收益率投資冒進。從上市公司公告中可以看出,橫店東磁和英洛華投資的信託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爲5.5%和5.35%,遠高於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和貨幣基金收益率。這說明,這些產品存在較高的風險。事實上,這些信託產品的底層資產都是杭州瑜瑤發行的私募基金,如今杭州瑜瑤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涉嫌多層嵌套投資、虛假宣傳、報送虛假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