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銘章:血液標記檢測有助早發現

旺旺中時第2屆「銀髮失智 照護講座」19日登場,臺大醫院神經部特聘兼任主治醫師邱銘章發表專題演講。(範揚光攝)

根據112年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社區長者失智盛行率爲7.99%,且女性比例高於男性。臺大醫院神經部特聘兼任主治醫師邱銘章於「銀髮失智 照護講座」中表示,阿茲海默症的診斷可輔助使用血漿或腦脊髓液檢測,以掌握病理變化。

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學會最新公告的診斷指南,阿茲海默症是一個連續的病理學變化。邱銘章指出,失智症與腦中的類澱粉蛋白及Tau蛋白的堆積有關,且病變可能早於認知功能衰退前的15至20年就已經開始。

傳統對失智症的診斷多依賴臨牀症狀,可能導致患者自覺認知障礙,但測試無法測得的情況,邱銘章建議,在醫師評估後,可以輔助使用血漿或腦脊髓液檢測來掌握失智症的病理變化,目前已經有血液生物標記檢驗的相關醫療器材在2020年通過衛福部審查,提供自費檢查服務。

此外,最新診斷指南將失智進程分爲0至6期,0期爲無症狀期,但帶有決定性基因;1期無明顯症狀,但生物標記異常;2期出現輕微變化,並自覺認知衰退;3期開始出現認知障礙,對日常生活功能造成影響;4期合併輕度功能障礙;5期合併中度功能障礙,需部分他人協助;6期爲重度功能障礙,完全依賴他人生活。

邱銘章強調,血液檢測是輔助評估失智症的工具之一,須由專業醫師進行判定,透過早期發現與適當治療,可能有助於延緩病情進展,減輕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