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宰相駱秉章的楷書開創清朝書法藝術新風尚

駱秉章,和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清末“八大名臣”,又是清末有名的大書法家,其書法造詣之高,令人歎爲觀止。

清朝的書法大家,都是以好字著稱的。駱秉章的這副對聯,簡直就是將他的書法功力發揮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現將駱秉章先生創作的7幅楹聯展示出來,以體會這位清朝傑出人物的書法風采。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認識這個人。駱秉章生於廣東廣人,1873-1867。他是清末中興的傑出政治家,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湘軍總司令。

駱秉章在政治上的影響,和曾國藩一樣,被譽爲“東、西、南、北之要”。同時,他也是一位正直的官員,經常爲人民服務,被譽爲“清末第一清官”。

清朝的很多官員,都是政治家,書法家,軍事家,他們的書法造詣,堪稱典範。駱秉章的書法,因其嚴謹、端正的形象,被譽爲清朝書壇的“風向標”。

駱秉章是個好字、好字的人,從這七幅字就可以看出,他是繼承了王體書道的。因爲他的清正廉潔,所以他的字寫得方方正正,蒼勁有力,頗有魏碑之風。

駱秉章的楹聯格式多爲上下款,這種寫法在古代(尤其在清朝)很常見。從落款的數目上來看,雖然有多有少,但卻都是簡短的,下面的幾個大字,往往都是一片空白,只有作者的名字,顯示出了一位政治家和書法家的簡潔!

駱秉章的楷書,用筆比較厚實,結體嚴謹而不拘束,字體規整而又流暢,具有清代書壇大師的風範。

中國的書法,常將書品與性情相結合,一說書藝,就自然而然地提到了“性情”。毫無疑問,駱秉章在書法和人格上,都達到了一個完美的境界,這就是德的結合。

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有言:“心正則筆正”,寥寥五字,這就是性格與書籍品質的直接聯繫。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書的品質!這句話,放在清朝“八大名臣”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可以看出,這兩人都是真正的忠臣良相。

從駱秉章的書法作品中,不難看出柳公權所言“心誠,筆直”之意。駱秉章的字,不論是用筆,還是佈局,乃至內容,無不透着一股正統的味道,是一個人學書的典範。

一個政治家的書法內容、水平、風格和風格,對其從政生涯也有一定的正面影響。開國元勳孫中山,曾著有“天下爲公”、“革命未成,同志們還要奮鬥”等名言,不僅是鼓舞人心的話,更是用他的書風,感染了全國人民。

駱秉章的字,被稱爲清朝書壇的“風向標”,不單是他在書法上的成就,更是他爲人處世的涵養和修養,「清朝第一清廉」的美譽,就是明證。

實際上,和珅雖然是清朝書法的典範,但卻被冠上了清朝第一貪官的惡名,這讓他的書法水平大打折扣。

駱秉章的書法特色,歸結起來,就是一個“正”字,不管是行也好,行也好,都是一樣,這和他的官場形象是一致的。

從這一點上,我們對柳公權所說的“心誠則筆直”之言,更有信心!不過,“心正”只是一個人在寫字的時候,要有一顆正直的心,而不是一個人的品質,比如和珅,比如秦檜,他的字雖然“字正腔圓”,但他的性格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總而言之,駱秉章的書法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筆法上,都有很大的可取之處。以上七幅楹聯,不僅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個性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