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壁之間》:再老套的故事,也需要發自內心的誠實感動
一個讓我困惑很久的問題是,爲什麼那麼多華語傳媒一定要將《Entre les murs》直譯成《牆壁之間》,在英語國家紛紛稱之爲《The Class》的時候,我們依然堅決地不肯把這部突然大放光芒的法國片譯成《課堂》,即使這樣更有助於理解電影的主題。
這種倔強地堅持讓人欽佩,雖然它更有點讓人無法接受,就像法國人的電影,就像《牆壁之間》本身。在追求高尚藝術和文化品味的道路上,法國人從來不肯屈尊將就。在這個以舉辦戛納電影節而與奧斯卡相抗衡的國家,即使他們遭遇了21年金棕櫚獎的空白也毫無怨言。2008年的這個夏天,是《牆壁之間》給出了最直接的迴應,這似乎是對法國電影光榮傳統的又一次肯定,它所帶來的榮耀直接證明了法國人的自我欣賞依然無法戰勝。
和崇尚藝術、追求自由的法國精神一樣,戛納電影節總會青睞那些熱衷於反映社會問題、刻畫文化衝突的藝術大片。《牆壁之間》雖然是今年戛納的最後一部參賽影片,但它意外地超越了之前呼聲很高的幾個熱門影片,打動了西恩·潘和那些評委們的心,更俘獲了最受關注的目光,更是因爲“我們的電影展現的是法國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層面的狀況”(導演勞倫·坎迪特語)。
學生——老師、課堂——社會,也許這是對《牆壁之間》最簡要的概述,故事在這樣狹小的空間——“牆壁之間”展開。一堂堂法語課,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階層的學生和老師的對話,調皮搗蛋、頑劣任性到幾乎放肆的孩子,堅守職業道德、堅持博愛育人精神的法語教師,崇尚自由平等的法國文化背景,沒有主線,卻有衝突——對黑人的歧視導致文化差異的全面衝突,那些美麗的花環瞬間枯萎,課堂上的事情終於要到更廣闊的社會空間中去解決。
廣闊空間,大有作爲,這是一個在地域、文化、知識上都存在着巨大差異的世界,所有人對未來的態度均不盡相同,這就是需要面對的問題。它看似尖銳,但其實這更像是一個老套的故事,老套的主題,老套到一提這件事情就會悵然若失,老套到任何時候仍然需要不斷提醒。我想即使是作爲僅有四部作品問世的勞倫·坎迪特,也很清楚地知道這不是他第一次拍攝這樣的題材,1999年的《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即是這樣的社會問題力作。
不同背景下的教育問題從來都是世界性難題,不同教育體制下的師生衝突也從來都是普遍被忽視的社會問題,中學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能瓦解青少年的反叛更是從來都在質疑聲中被普遍討論,從這個意義上看,坎迪特是一個真誠的導演,他反覆提醒我們要鼓起面對自己的勇氣,不逃避、不悲憫。
觀衆向來不缺少教育,但能被誠實而感動的仍然貧乏;如果從電影本身來講,非職業演員的演出和全景真實攝錄更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最後一刻驟起的高潮也讓129分鐘的影片避免了習慣性地沉悶,這似乎即將成爲一種世界性潮流。也正是因爲這樣,勞倫·坎迪特和《牆壁之間》,以及因《牆壁之間》而走到一起的孩子們才能因真誠而贏得廣泛尊重與關注。因電影之名,這是一羣可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