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挑戰!百貨零售集體圖變,行業併購重組浪潮來襲
12月17日,國內百貨行業標杆銀泰商業集團,被阿里巴巴作價74億元出售。3個月前,高鑫零售也已經官宣,大股東阿里巴巴正在與要約人進行討論。
阿里巴巴出售線下實體市場的背後,是當下的百貨零售行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近日,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獲悉,受諸多因素影響,百貨零售企業整體經營形勢嚴峻,紛紛選擇瘦身,收縮戰線。爲了走出困境,企業未來發展的路徑不盡相同,有企業學習胖東來進行調改;也有企業堅定數字化改革;還有企業選擇跨界另謀生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輪的變革大潮中,百貨零售行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尤爲搶眼。證券時報記者發現,今年下半年以來,百貨零售行業的併購重組不斷涌現,或斥巨資上位大股東,或直接宣佈停產重組。在業界人士看來,百貨零售行業自身的特點,疊加政策紅利力推,行業整合有望持續活躍。
競爭加劇,顧客分流
聖誕、元旦雙節將至,大大小小的商場氣氛漸濃。記者在杭州拱墅區的一家知名連鎖超市看到,大量的酒水、飲料、休閒食品、日用商品等,被擺在顯眼位置,多個品牌的乳製品,還做起了大促銷。
雖然商場在攬客方面做足了功課,但整個商場的客流量不大;12個收銀臺,一般只有1個正常開放,下午至晚間購物高峰期,也只開放了2個收銀臺。
上述購物門店只是國內百貨零售行業的縮影。從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對多家擁有100家門店的百貨零售企業的採訪來看,百貨零售行業經營普遍承壓,且不約而同感慨“行業太卷,競爭加劇”。
國內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直言,“居民收入增速壓力增大,消費者信心低位徘徊,這也使得消費降級的現象較爲明顯。同時,現在消費者可以購買商品的渠道太多,各大電商平臺競爭太多。”
譬如說,近年來,各地市場上涌現出很多零食超級折扣店,這類門店有些創新,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其實就是價格戰。特別是今年,這種創新價格戰非常吃力,其實給上游的供應鏈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不僅是連鎖超市,商業綜合體也同樣經營承壓。東部一家大型百貨店相關人士對記者稱,需求的收縮、商業地產的超供,以及理性消費時代的到來,對百貨行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6萬億元,同比增長3.35%,其中今年三季度爲11.76萬億元,同比增長2.69%,增速環比放緩。按渠道分,今年前三季度,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10.89萬億元,同比增長8.60%;非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爲24.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對記者稱,百貨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線下的到店顧客持續減少。同時,百貨店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所以造成了顧客極大的分流。另外,線上渠道的興起,更大程度上分流了消費者,導致現在像服裝、化妝品、家電等越來越多的品類,基本轉移到以線上渠道爲主體。在這種大的市場環境下,主打線下購買場景的這樣的一些百貨店,面臨的是整體商業模式重構的複雜的問題。
紛紛瘦身收縮戰線
伴隨着整體消費增速放緩,行業競爭的加劇,部分企業的業績下滑較爲明顯。在此背景之下,關於商業零售企業縮減門店的消息也時有發生。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2024年10月,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以百貨業態爲主)零售額同比下降1.4%,同比數據出現10連跌,但跌幅有所收窄。
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以15家百貨行業上市公司爲樣本,2024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公司僅有3家。其中,合肥百貨同比增長8.4%、友阿股份同比增長11%、新華百貨同比增長2.4%,而12家營收負增長的公司中,包括王府井、重慶百貨、杭州解百、廣百股份等,同比降幅均超過兩位數。15家樣本公司,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多達11家,正增長的公司包括廣百股份、合肥百貨、歐亞集團、大商集團。
超市板塊主要涉及的必需消費品需求相對穩定,但競爭激烈利潤下滑。以8家超市板塊上市公司爲樣本,2024年第三季度,步步高、國光連鎖、三江購物等3家營收爲正增長;扣非淨利潤正增長的公司包括三江購物、人人樂等2家。包括永輝超市、人人樂和步步高等5家公司,第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均爲負數。
也就是說,在今年第三季度,上述23家百貨零售樣本企業,營收正增長的公司僅6家,佔比僅26%;扣非淨利潤正增長的僅7家,佔比30.43%。
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一些大型的全國性超市,包括永輝超市、沃爾瑪、大潤發、物美超市、天虹股份、盒馬鮮生等,紛紛通過瘦身,優化門店佈局。
譬如,2024年上半年,永輝超市開業門店合計943家,淨增門店-57家。2022年和2023年,公司淨增長門店數分別爲-24家和-33家。2024年上半年,步步高關閉18家經營未達預期或物業無法續租的門店,沒有新開門店。2022年和2023年,步步高門店數淨增長分別爲-133家和-113家門店。
調改創新
在國內百貨零售企業普遍陷入客流下降的背景之下,偏安於三線小城許昌的胖東來,已成爲業界“頂流”。
11月27日,胖東來董事長於東來在其社交媒體上,曬出胖東來本年度最新經營情況。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胖東來集團今年累計銷售額146.38億元,其中11月累計銷售11.94億元。而在2022年和2023年,胖東來的銷售額分別爲70億元和107億元。
爆火出圈的胖東來,也成爲衆多零售消費企業的取經之地。據公開資料顯示,包括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鬆、步步高創始人王填等,紛紛到訪河南許昌。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商業零售類上市公司中,在胖東來幫扶下進行調改或自主調改的企業,包括永輝超市、中百集團、步步高、家家悅、重慶百貨等。
以永輝超市爲例,截至12月初,永輝超市全國開業調改門店已達21家。同時,12月至少還有8家新調改完成的門店將開業。調改後的門店在銷售額和客流上,均有較大提高。其中,調改首店——永輝鄭州信萬廣場店,今年6月開門營業第一日即實現銷售額188萬元,約爲調改之前平均日銷的13.9倍;當日客流超1.2萬人,約爲調改之前日均客流的5.3倍。
杭州拱墅區的一家永輝超市,目前處於一邊調改一邊營業狀態。經常光顧該店的客戶對記者稱,“對比來看,該店的變化還是比較大,譬如新增置零食區、熟食區等,前來購物的顧客也多了起來。以前,這家店的收銀臺,人工收銀通道經常沒人值班,客戶一般通過自助掃碼就可以結算了。現在可能是客戶多了起來,人工收銀臺也有人值班了,忙的時候,稍微需要等幾分鐘。”
“數字化是公司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之一。”對於公司未來如何轉型升級,東部地區一家大型百貨企業對記者稱,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既是企業面臨的挑戰,又是巨大的機會。零售商應紮根零售內核,迴歸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數字化創新作爲一種確定性能力,可以讓優秀的企業敢於堅定地與品牌站在一起,提升經營的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明確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要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等。
“目前,年輕的消費者,普遍成長於商品供應充裕的環境中,除價格、實用價值等常規因素外,還會關注消費帶來的精神滿足和情感連接,‘情緒價值’也就越發成爲影響年輕人消費選擇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稱,首發經濟作爲一種新興業態,其特徵重在“新”,包括了新產品、新內容、新場景等,能迎合當前消費者的需求,有望爲消費行業吹來新風。
併購重組風起雲涌
這一輪的變革大潮中,百貨零售行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尤爲搶眼。行業趁着併購重組的政策東風,正在掀起新一輪整合潮。
12月17日,阿里巴巴公告稱,公司與另一名少數股東同意將銀泰100%的股權向由雅戈爾集團和銀泰管理團隊成員組成的購買方財團出售。阿里巴巴就銀泰出售的所得款項總額約爲74億元,預計因出售銀泰虧損約爲93億元。
除了銀泰商業集團,阿里新零售戰團的另一家馬車高鑫零售,也已經被擺上出售貨架。今年9月27日,高鑫零售公告,接獲一名有意要約人發出的接觸函,目前大股東阿里巴巴集團方面正在與要約人進行討論。12月16日最新公告顯示,據阿里巴巴集團所告知,除若干保密安排外,吉鑫控股有限公司、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及New Retail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Investments1Limited與有意要約人就可能要約的討論,尚未達成任何協議或交易。
傳統商超龍頭永輝超市也在進行易主變革。今年9月23日,名創優品宣佈,全資子公司廣東駿才國際商貿有限公司擬以62.7億元現金,收購永輝超市29.4%股份,交易完成後將成爲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下半年以來,商業零售企業宣佈將進行易主或完成易主的公司,還包括紅旗連鎖控股股東變更爲四川商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華凱易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由周新華變更爲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南寧百貨宣佈控股股東將由威寧集團變更爲南寧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海寧皮城控股股東將變更爲潮升產投集團。
在業界人士看來,百貨零售業接連出現大股東變更,大致可分兩類,一是自身有併購重組相關行爲;二是大股東變更進而提升併購重組預期。
在行業低谷期,部分百貨零售企業趁機重整,拓展產業鏈,構建協同效應。今年8月15日,華聯股份公告,擬以自有資金1.9億元收購北京SKP持有的北京華聯美好生活百貨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今年7月,供銷大集控股子公司湘中國際物流園,擬作價1.8億元收購新合作集團持有的婁底商貿物流60%股權。步步高於今年9月完成重整,公司全額收到全部產業投資人及財務投資人繳納的25億元重整投資款。
另外,也有企業宣佈跨界進入新賽道。今年12月,湖南商業零售龍頭友阿股份公告,擬收購半導體企業深圳尚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友阿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以百貨零售爲主要業務,近年來受到消費習慣改變,以及電商、即時零售等新興業態的衝擊,傳統實體經營模式競爭加劇。
百貨零售業自身的特點,是行業容易發生併購重組的重要原因。對於百貨零售業掀起的整合潮,文藝馥欣合夥人阮超對記者分析,首先,當前的百貨零售全行業增速放緩,經營承壓,存在較強的併購整合訴求;其次,百貨零售企業旗下所擁有的門店,一般處於城市黃金地段,資產質量相對較好;另外,百貨零售業現金流較大,且較爲穩定。“在併購重組中,資本對於標的質量和現金流,往往非常看重。在當下的政策背景之下,百貨零售行業的併購重組還將會不斷出現”。
責編:陳麗湘
校對:廖勝超